第351页

刘浓心中想起了好友,嘴角一裂,笑道:“正是。”

刘訚极喜,在丹阳建酒肆,若有袁氏作依靠,那不缔于冥鲲插翅也,细细一阵沉吟,又道:“小郎君,刘訚尚有一念……”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刘浓瞥了一眼刘訚,温言道:“但讲无妨。”

刘訚挺了挺身,坐得更直了些,正色道:“余杭丁氏擅锻锦,不仅遍布江东诸郡,且在北地亦有闻知。小郎君,可知何故?”

北地?刘浓心中一惊,王敦封江死锁,丁氏有何能耐?竟可将锦锻销于北地?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何故?”

刘訚笑道:“此事,李叔知晓得比刘訚清晰,便请李叔道于小郎君知晓吧。”

李催皱眉瞅了刘訚一眼,又见小郎君投目而来,只得硬着头皮,犹豫道:“小郎君,此事不定作真。”

刘浓道:“且讲。”

李催道:“李催与丁氏经商管事接触时,丁氏之人酒后言,丁氏之锦,十之四五皆是一大户购之,而这大户,据那人描述,极似兰陵萧氏管事。”说着,顿得一顿,沉声道:“小郎君,李催并非有意催人酒言……”

兰陵萧氏?兰陵萧氏有北道,刘浓亦曾猜测过,不然兰陵之马从何而来?不过,便是知道又何如?王敦定然知也,江东高层多半亦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况乎,依史记载,再过些年后,南北战道虽然依旧不通,商道却不时互有往来。刘訚想将竹叶青与琉璃贩至北地,想法极好,但现今却绝不可能。

刘浓闭了下眼,沉声道:“此事,不宜过急。”

刘訚与李催齐声道:“是。”

稍徐,李催又道:“小郎君,李催与碎湖合计过,咱们建别庄可动用的钱财,共计三千万钱。其中,小娘子资,资助两千一百万……”

自个的钱,连三成都不足啊,唉……

刘浓一声暗叹,问道:“够否?”

李催悄悄看了一眼小郎君,想了又想,终是暗中掐了自己一把,阖首道:“若是在吴县别地,自是够的。然,若,若……若建在桥氏佐近,怕是尚有欠缺。”

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