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说罢,这厮居然摘了帽子,弄开发辫,装模作样地要剪辫子。白南摆摆手道:“廖大人的心是很好的,想要剪辫子回头着人帮你弄就好,不必着急。”

廖玉海连忙抱拳,“是,谨遵司令大人之令。”

白南笑道:“你现在也知道了,我们大唐有意在京城组建武卫军,以原绿营中弃暗投明的士兵和本地良家子组成,员额尚未确定,不过基本上是有三千编三千,有一万编一万,招得起十万人,我们大唐也养得起。廖大人起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嘛,现在呢,我希望你能回战俘营,带领那些决意投诚的兄弟们,好好给大家做一做工作,我还是希望大家不打不相识,最终还是能成为同一阵营的战友的,毕竟为满清卖命就是一条死路,是没前途的,而跟我们一起干,前程似锦啊。”

廖玉海忙道:“司令所托,小人必定全力以赴!”

白南微微一笑,道:“这样就好,好叫你知道,你若是拉来了百人,就做个连长,大体相当于你那百总,若是拉来五百人,做个营长,拉来千人就是团长,如果有万人,呵呵,那便是师长了,所以,你是什么地位,完全靠你自己努力了,加油吧。”

第256章 当唐兵(上)

廖玉海踌躇满志准备干一番大事业了。从朝阳门之战那天起,廖玉海就很明白的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看起来稳稳当当、强大无匹的大清国,是绝对打不过大唐国的。唐军枪炮犀利,而且其战斗能力完全不是普通清兵所能比的上。无论是那威力如雷霆的大炮,还是飞天遁地的直升机,在廖玉海看来,这唐军简直都能比得上仙家手段了。他自己就是一名大清军事体制内人士,清军糜烂到什么程度他一清二楚。

后来他知道了,皇帝被人抓走了,现在直接丢到某个海外荒岛去了,内城几十万野猪皮也是相同的下场,现在大家都挨着号地等着被送出海去。这就是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啊,大清国是非常大,民人不知几万万,可是皇帝都让人莫名其妙地捉走了,作为统治基础的八旗,居然被人直接从根子上给挖了,几十万旗人就这么没了,送走了跟死了也没啥区别,这满人定然是要元气大伤了。

虽然自己没搞清楚大唐政体,喊了个大唐皇帝万万岁出来闹了笑话,不过廖玉海朴素的政治智慧还是捕捉到了,就算大唐没有皇帝,从龙之功这样的东西也是有的。他没太搞明白大唐是怎么运作的,但是在他看来,白南掌握全军,说一不二,在大唐国内也是极有地位的,那白南就是他的真龙了。而且廖玉海认为自己极善观人望气,他一见白南先是惊愕他的年轻,然后又感觉他身上一股“堂皇大气”,自己忍不住就想纳头便拜,再瞧他五官形象,分明是人中之龙的长相嘛,这白南大概也就是不龙而龙的真龙了!

当然,廖玉海这都是脑中臆想,架不住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是白南开出条件,更让廖玉海觉得自己就要青云直上了,他之前在步军营,那也就是个普通小军官,没有后台,一直也爬不上去,现在只要抱住白南这条大腿,说不得自己也能封王拜相的。

嗯,前提是大唐有王和相。

廖玉海本身就是个京油子,他家里没什么人,就有一个老母在家,两个兄弟并不怎么成器,还有一个嫁了人的姐姐,都住在外城那边。现在外城也是唐人控制的,他倒不担心家人会遭到清人报复。实际上投了唐军遭清人报复这种事概率并不高,因为就算是清人也并不知道,那些绿营在之前的战斗中是死了还是被俘,他们也没有什么目标,更没有那个精力去报复投诚者的家人。直隶绿营实际上就是本地军户,这时代不存在后世那种一个军区的班里士兵来自五湖四海的情况。

绿营跟八旗一样都是世兵制,父死子替,兵籍是在兵部手里的,而现在这兵籍是在唐军手里,所以清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其实对于这些绿营兵来说,谁掌握了兵籍,谁掌握了他们的兵饷和家人,他们就得为谁打仗。

可以说,转化绿营为己用,白南手里有着各种底牌。

廖玉海一回到战俘营,就开始活动了,奈何他原本的部署在朝阳门那一战中折损过半,很多还都伤了,能随他一同投靠唐人的实在不多。他只能把主意往别的地方打。跟他一样头脑不傻,想要从龙的绿营军官也有,他的第一目标就是那些上官被打死、建制被打掉的那些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