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展示大唐现代文化的先进程度,这个不必多说,因为只要是个长眼的人都能自己看得出来。同时,对比日本幕府统治的落后,然后给出结论,只有大唐才能救日本,日本只有高度唐化,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唐人的教官还顺便普及了一些世界史,过程不提,结论反正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除了大唐之外,要么是一些茹毛饮血的野蛮民族,要么就是掠夺成性没有体面的虚伪强盗国家,为了避免毁灭,日本必须站在大唐这一边。同时,大唐作为一个先进文明而充满仁慈的国家,也有义务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的文明。
这种扩张主义,实际上就是去宗教化的昭昭天命。大唐国内搞理论工作的人士不知凡几,搞这样的工作根本就是轻松加愉快,再加上又选择了一些比较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根底,使得在短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后,日裔士兵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爱国情绪爆棚。当然军队的集体主义环境对于这个思想教育效果也是有加成的。
所以,如龟田信吾般的日裔军官,在大和兵团中其实不占少数。他们痛斥以往为日本封建大名服务的过往,认为那是肤浅而愚蠢的,在大唐开拓世界的伟业中,为人类谋福,为武德添光,才是终极的人生意义。
展现在战场上,就是令不少大唐教官都感叹的“勇”。这支已经初现近代化军队雏形的部队,令一些看过二战资料的大唐军官们感受到了那股熟悉的蛮勇,即便旧阮军也使用火枪进行着零星的反抗射击,但是丝毫打击不了这群日裔士兵猪突冲锋的气势。甚至战场上还有被子弹打中,仍旧爬起来坚持冲锋,非要杀一人不赔的存在。
就在这样如虎的气势中,即便人数多一些,旧阮和真腊军爷根本撑不住,立即就被击溃了。当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杀红眼的日裔士兵甚至根本不用射击了,挥舞着上了刺刀的长枪猛戳猛捅,杀得血流成河。
第402章 圣母之心
唐军在真腊击破旧阮军,并夺取了暹粒、马德望等地,使得旧阮朝廷震动。阮福映当年在海外孤岛起兵,准备恢复后黎朝,还是唐人给了他武器装备,更在婆罗洲帮他训练了一部分军队。装备火枪,受过唐人训练的部队,更是阮福映现在的嫡系和精锐。
阮福映在嘉定(西贡)得知了在暹罗搞事的唐军竟然一头扎进了柬埔寨也是格外震惊。这些年唐人在泛东亚地区已经不知道搞了多少事情了,没想到还是如此的精力过剩,打完了暹罗的主意现在又打真腊的主意。
阮福映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唐军到了暹罗,不过按他的思路,就算唐人要夺取暹罗,那肯定也是先在暹罗作战,不会对其他的地区有什么妨碍。可是没想到唐人的心一直都是这么大,暹罗国内还有大片区域他们没有控制,这就已经攻到真腊来了。
当然唐人自己的逻辑却是十分自洽的,在唐人眼中,肥沃的中南半岛平原地区,那是最精华也是最容易掌控的区域,能够建立控制力比较强的政府,而且部队进行军事行动也易于调配。暹罗和真腊就是这样大片的肥沃平原地区,鱼米之乡,也是人口比较多且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这一带自然成为了唐人统治中南半岛的核心区,所以自然唐军会顺势攻入真腊。
毕竟真腊国小力弱,不久前还有内战,并且长期内都畏服于周围的其他强国,易于控制。旧阮现在在真腊拥有特殊的地位,也是阮福映现在一大财源地。越南人虽然不直接治理柬埔寨,但是对其保有影响力,而且真腊向其纳贡。越南在强大之后,自然地就会把手伸向邻国,在另一位面中的二十世纪下半叶,刚被美国人打得满目疮痍取得统一,越南人又罹患了脑残病,开始对老挝和柬埔寨动手。在消灭红色高棉之后,并长期地影响柬埔寨,就像如今这样一般。
实际上,越南在十八世纪末的版图是未定状态的,不像后世人印象中那个长条状物体。而越南这个名字实际在十八世纪末也不是正式的名称,在另一位面中是阮福映成功建立阮朝后,由清朝赐名给它的。而且一开始阮福映要求的国名是南越,这个名称太大,不被中原王朝承认,所以给它调换了一下,变成了越南。在此之前越南的官方国名是安南,再往前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交趾。
安南的实际范围也只有越南的北部地区,往南则是另一个国家,也就是占城国,在十七世纪才彻底宣告灭亡。而嘉定一带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原本是真腊的土地,跟越南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最后是因为越南人大量移民至此,排挤了原本的真腊,所以才成为了越南的土地。
阮福映深知大唐的强大,即便是随便一支大唐军队,他也不敢轻易与之交锋。可是真腊又是一块肥肉,使他实在舍不得放弃。左思右想阮福映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接连去求见大唐驻嘉定办事处的外交人员,而唐人却打起了太极,表示不清楚真腊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无可奉告并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