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这已经构成了间谍罪,可是在相关单位进行反思的时候,一致认为,当知识在本国处于高度开放和流通的状态时,很难对外国人进行完全地封禁。就算是人人都不给外国人买书,可是坑蒙拐骗偷他们也能得到。
欧洲人会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吸收和消化来自大唐的知识,而依靠这些知识再去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比如研究自制的发电机,或者制造出汽车,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唐人来说,敝帚自珍遮遮掩掩并不是最佳的战略,对于重要技术和知识的保护很重要,但同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断地发展自身。
以此想见,s1步枪虽然流传出去了,但是唐人对此并没有过度的恼恨。大唐的领先不仅仅是在一项技术或者一类武器上面的,而是整个文明层次和思想上的全面领先。
说回与缅甸的战争,尽管唐军不断地在获取着胜利,但是缅甸人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经常还会制造出一点小意外,当然这些小意外都无伤大雅。反而缅军自己的损失慢慢承受不住了。
就在孟云打算跟大唐议和的时候,四个旅规模的大和兵团赶到了暹罗,并投入到了战争中。兵力一下子充沛起来的唐军顿时就抖了起来,一个旅的兵力进入老挝,很快便清剿了当地作乱的小股缅军,随后大和兵团主力约八千人跨过了暹罗和缅甸的边境,杀入了掸邦(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叫掸邦)。
当地的泰族土司们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常斌在之前就发动了一部分跟当地土司有交情的暹罗土司,进行了必要的沟通。这些当地土司大都现实,虽然执行大唐海外领的新制度,对他们的权力有影响,可是唐人比起缅甸人显然更好一些。公然反对唐军的,那是一根毛也剩不下,该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就使得,唐军在掸邦军事行动展开其实比较有限,主要就是针对缅军的。而除了军事上,唐人对当地土司进行羁縻,怀柔同时示威,继而对整个地区进行并不特别直接的统治。根据约定,当地的土司拥有土地,并受海外领政府认可。他们按照新模式,雇佣农工进行生产,同时取消徭役和兵役,由唐军负责他们的安全。不服从的人,自然被当作敌对分子清除了。
大和兵团主力在掸邦的停留并不久,唐军攻克垒固、东枝等地,已然剑指缅族人的老巢,上缅甸地区。这个时候孟云才着急起来,紧急召集军队,在上缅甸地区布防,抵御唐军。他没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想炫耀武功,稳固王座,结果却捅了马蜂窝。
第410章 英荷战争
在唐军于缅甸杀进杀出,纵横捭阖的时候。大唐在其他地方也在进行着各种努力,以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
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在如今还远没有后世那般节操掉地,街上充斥着大麻和慢性毒药蘑菇,学车可以用肉偿。十六十七世纪时的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的商贸中心,海上马车夫的掌上明珠。荷兰人的海上商贸发展迅速,而且由于最早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这里还有一套先行者式的金融系统,从而促进着整个欧洲的发展。
可是,最近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脸上却不再有当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表情了。国势的衰落加上自己国土和人口的先天弱势,使得荷兰在十八世纪越发力不从心。而最近,正在进行的战争更是让荷兰人吃尽了苦头。
荷兰人的对手是隔海而望的英国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次英荷战争。
另一位面中,这场战争是因为荷兰人支持美国人独立,从而惹得英国人对他们动手。而本位面中,荷兰人还没来得及对美国人进行什么实质支持,美国人就在大唐的帮助下成功独立了。之后,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又借助大唐输出的武器装备,跟英国人打仗,这场仗打得不胜不败,英国人损失不算小,特别是在印度西北部失去了对马拉塔帝国的控制能力。
英国人对荷兰的开战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在之前的北美独立战争和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英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而且战争以及之前的战争,都使得英国人欠了阿姆斯特丹的金融银行家们大批的资金。这钱是说什么都还不上了。于是英国人一合计,既然还不上,我们就赖账吧。于是英国借口荷兰在之前对反英国家和势力进行支持,并且鼓励海盗行为,破坏自由贸易,片面废除当初威廉三世所主导英荷同盟的各种条约,对荷兰发动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