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大唐一直都在论证建造两洋运河的工程可行性。穿越众们清楚大名鼎鼎的巴拿马运河,不过在大唐全面掌控中美洲的当下,大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案。
其一仍旧是修建巴拿马运河,这条运河处于整个中美地峡的最窄的位置,仅有六十公里长短。当然它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巴拿马地区地势起伏,而且没有太多能够借助的自然河流和湖泊,这也使得开凿运河工程难度比较大,而且运营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另一位面中修建巴拿马运河,其通行的船只吨位是受限的,所以才出现了巴拿马型船,也就是载重在65000吨左右,能够通行巴拿马运河的船舶。整条运河设有六道船闸,需要进行提水才能正常通过。每艘船通过运河加上等候的时间大约需要15-20个小时,通行船只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其二方案现在是受到更多支持的方案,也就是开凿尼加拉瓜运河。实际上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方案,在另一位面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一直都是西班牙最有兴趣的方案。究其原因很简单,虽然尼加拉瓜地峡要比巴拿马地峡更长,但实际能够利用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却更多。坐落在尼加拉瓜境内的尼加拉瓜湖,平均宽度58公里,深度在23-70米,已经大幅度缩短了地峡的实际陆地通过长度。而尼加拉瓜湖流出注入大西洋的圣胡安河又直接节省了工程开凿量,经过疏浚和加深之后,有能力通行大吨位的货轮。所以实际尼加拉瓜运河真正要开凿的,只有从尼加拉瓜湖西岸到太平洋海岸南圣胡安这一段19公里的河段。同时,这一段也存在天然河流,经过疏浚加深和改道之后能够直接利用。稍微有点难度的地方在于,运河也需要经过山脉,不过比起巴拿马的情况却要好很多。尼加拉瓜运河在开凿完成后,虽然总长度长于巴拿马运河,而且可能通过量和通过时间也没有太大竞争优势,但是这条运河完全不需要费力地进行船闸提水通过,船舶可以自然航行通过。
加上尼加拉瓜湖的广阔面积,大量的航船可以在尼加拉瓜湖内停泊进行通过等待。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航程较短,尼加拉瓜比巴拿马距离大唐西海岸和东海岸更近,即便运河的长度增长了,但是实际的航行长度却比通行巴拿马运河更短。所以尼加拉瓜运河相比巴拿马运河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对于大唐来说,以现在的经济贸易量,中美的这条运河不需要特别大的通过量,而且大唐现阶段主流货船都是一万多吨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并不需要格外大的通过性。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投入更小、运营成本也更小,经济效应也更好、运输效率也更高。
这样看来,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必要性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大唐是不差钱,但是钱也要省着花,尤其是更另一位面中开凿运河还有政治考虑不同,大唐在北美处于独霸地位,而且完全控制以上两个地区。另一位面里之后中国私企准备开凿尼加拉瓜运河,就因为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领土纠纷而无法利用圣胡安河,但显然在这里大唐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在德意志革命结束后仅一个月,大唐国会通过法案,成立国有的尼加拉瓜运河公司,开始开凿尼加拉瓜运河,整个工程将在1791年年底破土动工,预计耗时一年零三个月完成。
第586章 南圣胡安
墨西哥特区尼加拉瓜省,南圣胡安。
墨西哥特区的行政级别高于大唐的本土州,特区行政长官为副国级。完全吞并新西班牙的大唐将原本的中美殖民地都转化成了隶属于墨西哥特区的省份。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分别成为了墨西哥的一个省。
墨西哥地区地广人稀,现在整个墨西哥特区的人口还不如大唐西海岸三州加起来人口多。尤其是在唐西战争之后,大批的西班牙人都从墨西哥逃离,迁移回了伊比利亚半岛,或者是来到了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甚至一部分土生白人也迁移到了南美去。所以在大唐彻底掌控墨西哥之后,大唐也开始将一部分华人迁移到了墨西哥来。
太平洋沿岸的城市是华人迁移进入墨西哥的一个重点方向,另外墨西哥的一些大城市在西班牙人离开之后,其经济主导地位也由来自大唐的华人逐渐占据。当地原住民仍旧居住在比较落后的乡村和部落地区,不过由于大唐的新政,所以他们头上不再有高额的赋税和徭役,一部分原住民也受生活条件吸引,进入了唐人开设的矿场和种植园进行工作,劳动强度虽然大一些,但是报酬比较可观,而且没有殴打和凌辱,更可以自由选择去留。慢慢地墨西哥人开始习惯了唐人的做事方式,唐人是非常讲理而且守法的,只要是法律规定的东西,他们都会认真去履行。墨西哥人享有了更大的自由,比较传统的可以继续保持原本的生活方式,不过经过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原住民,很多都更向往富足的城市生活,所以这些人的转换也是相对大唐本土原住民归化更容易的。
在墨西哥,汉语和西班牙语是两种主要的官方语言,不过地位肯定是不同的。使用汉语进行公务员的考试,是有加分的;能够使用汉语的商人在经商上也有一定的税收减免。更不要提在墨西哥新建立的一系列公立中小学中,汉语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甚至是最重要的课程。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进入墨西哥,尤其是墨西哥的城市地区。不过比较高明的大唐政府不会让墨西哥人感觉到明显的族群差异和等级,在华人中有比较高级的人才,担任商业公司的管理者,公务员等职位,土生白人和原住民中也有这样身份的人;也有普通一些的劳动力,跟当地的土生白人、原住民一样在工厂和种植园中工作。
这样一来使得原住民并不觉得华人先天上高贵,跟他们一样,做着差不多的事情,他们的发展也不存在种族的天花板,这当然也是大唐希望看到的。大唐自然是存在民族主义的,白南也不否认自己是一个可能有些顽固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大唐的民族主义从来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推崇的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民族主义,不仅要同化外族,而且还要吸收外族的有利的东西,并且丰富自己的多样性,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血统论也从来不是大唐民族主义中的核心要素,甚至是在大唐主流文化中被强烈抨击的一种概念。也正是因为大唐有着这样的特征,所以在推行国际主义的时候,一些国家的人都能看到大唐的非种族精神,而对国际主义的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是担忧最终同样变成大唐的殖民地。虽然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