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英国由于早先已经退出战争,所以这一次没有出现在停战会谈之中。而英国报纸就此事进行报道,也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整个欧洲都在大唐的军靴之下予取予求。

这个判断是极为正确的,大唐外交部长楚白亲自出马,来到华沙与众方进行这次重要的会谈。其实这个会谈,谈判的部分是极为稀薄的,更多地像是大唐讲条件,其他国家只有接受一途。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法国方面没什么好要求的,大战他们的参与度很低,能停止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已经令人满意了。所以,这场停战会谈,本质上是大唐开始制定欧洲大陆的新统治秩序。

跟一群衣着华丽,带着各种鎏金绶带、勋章满胸的各国外交官不同,楚白就是一身非常简单的黑色大唐正装,他带着微弱的笑容跟所有国家的谈判代表握手寒暄,即便是之前的敌人们,此刻也不敢在他面前流露出丝毫的不满和造次。

楚白身材不高,但是却在此刻显得格外高大,他的高大来源于自己背后的国家。

会谈正式开始后,楚白首先给这场战争定了性:“……这场不幸的战争,本质是由君主制国家挑起的,对新生共和国家的打压和敌意造成的。为了维护欧洲的正义与和平,大唐才选择参战的。”

这些话没有太多营养,最大的作用是在往后大唐的历史教材中,给这场战争提供了一个正式名称,“保卫共和战争”。

真正有营养的部分是大唐对于战败国的处置。

首先,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那就不存在了吧。德国正式占领普鲁士地区,实现了小德意志的统一。各国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流亡的普鲁士君主现在在伦敦只能做一个寓公了。

其次,领土处理。俄罗斯帝国割让拉脱维亚以及爱沙尼亚给大唐,建立大唐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海外领。俄罗斯方面对此强烈不满,毕竟这两个波罗的海地区,实在太过靠近俄国首都,让圣彼得堡没有一点安全感。

不过楚白的回应也很直接,他说道:“如果贵使不满意这个条件,那么您可以退出停战谈判。”

这下俄罗斯外交官就哑了火,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病榻上下了死命令,必须与大唐达成停战协议,他不能由着性子就暂停。俄罗斯已经完全没有力量继续战争了,而唐军显然富有余力将战火烧到俄罗斯的土地上。就算俄罗斯人能够持续抵抗下去,战争也会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富裕的俄罗斯满目疮痍。从彼得大帝时期建成的所有成果,也都将毁于一旦。

楚白对于俄罗斯的处置尚没有终了,他之后提出了一个更巨大的领土要求:沙俄割让勒拿河流域以东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给大唐。按另一位面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区划,这片土地包括萨哈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布里亚特、外贝加尔(赤塔)、楚科奇、马加丹、勘察加和一部哈巴罗夫斯克,大致是整个俄罗斯帝国的三分之一的面积。

这让所有俄国人彻底炸了锅,不过他们很快又萎了。在那片不毛之地,俄国人的力量本来就极为薄弱,人口只有千余人,也就是做做毛皮生意什么的。而大唐却在距离那里不远的固威领、东瀛海外领拥有十多万军队,即便俄罗斯选择不割让,退出和谈,那么大唐可以派兵去占领,赶走所有的俄国人,根本上没有区别。

让俄国人最害怕的是,唐人向来有组建外籍兵团的习惯,他们这会儿已经从法国骗来了八万人。再加上欧洲那些零散的附从军,规模会相当庞大。唐人不需要干别的,就随便指头缝里漏一点,让这帮雇佣兵在俄罗斯土地上烧杀抢掠,俄罗斯也没有任何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