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孙先生神情整肃一些,又问旁边另一个人道:“杨同志,华北唐军最近有什么新的动向吗?”

姓杨的革命党人说道:“咱们的同志们都很小心地盯着华北唐军的驻地,看起来如常照旧,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孙先生,说起来咱们为什么要一直盯着唐军的行动呢?”

孙先生严肃地道:“大唐共和国,虽然开共和、民主和现代化之先河,也是我中华苗裔,但终究出洋之后,自私自利,更无慈悲之心,道德伦理尽丧,对我同胞之兄弟姐妹以商利侵夺,更辱我等同胞人格,实已外国也。而唐人其野心极大,这些年在我中华大地渗透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其用意不外乎彻底夺占我国,以炎黄正统居之。可能有的同志想,大唐这么先进,据说大唐国内人民生活也很好,为什么我们不从了他们,两国并做一国呢?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解释过,大唐北美之地丰饶,人口亦少,自然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但是要维持少部分唐人的好生活,自然要掠夺其他地方,唐人从立国之后,相继夺占日本、暹罗等地,都是这个原因的。唐人占据中原,不是为了能够让我真正中华子民过上好日子,而是能更好地供养他们国内的生活。由此一点来看,唐人与满清鞑子,其实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我中华傲立世界东方数千年,领先于世数千年,若要重回巅峰,当我辈有志之士亲手努力获取,是不可以寄希望于外人的!”

孙先生的一番发言,引得众人一阵掌声,有人道:“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果然只有孙先生能够领导咱们大家取得革命的胜利,真正地救国啊!”

孙先生面容谦和,一个劲儿地表示万不敢当,但是在他的眼底,却能够看得出一丝得意的光彩。孙先生又道:“如今我们革命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只有唤醒万千群众,支持咱们的革命事业,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刘同志,你们天津分部的赞助情况搞得怎么样了啊。”

说到这里,刘乾亨有些不好意思,羞愧地道:“不瞒孙先生,赞助金方面进展并不大。我们的主要游说目标是往来塘沽的一些富商,这些人只有极少数是有大眼光,愿意慷慨解囊,支援咱们革命的。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得了大唐的国籍身份,对咱们更是极为看不起,咱们一说要赶走唐人,有些人甚至直接去报警要来逮捕咱们了。真是可气!”

孙先生叹息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醒,道路艰难啊。这些商人,实际都是我国人,却因为攀上了大唐的高枝,当即就不把自己与咱们当做一国人了。他们居高临下,对咱们百般看不起,由此也可以想见唐人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了。咱们这留在故国的人,过得差劲,才能凸显出他们的优越,才能让他们心满意足,有这样的心态,如何能真正匡扶社稷呢?唉,刘同志,虽然情况是复杂困难了一些,但是你们分部还是要多多努力的,只要能够唤醒他们的真心和爱国情怀,都是可以争取的同志嘛。嗯,你们最近收取到的赞助金先交给我,其他地方的分部正在筹划建成中,我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啊。”

刘乾亨不疑有他,点头应是。

这时候刘乾亨又说道:“最近华北地区,义和团等一些乡间义民组织十分兴盛,他们大都带着反唐的情结,我认为是可以争取的目标,孙先生我们需不需要跟义和团的人接触一下,发展一个爱国联盟?”

孙先生的眉毛不自觉地皱了一下,说道:“这个没有什么必要,义和团中人多是没有什么见识的愚民,靠些江湖戏法坑蒙拐骗,大部分人连字都不识,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与他们勾连不免降了我党的身份,只有靠我党的纲领和主义,才能够真正将革命推行下去,取得最后的成功的。”

提议被孙先生拒绝,刘乾亨不免有些可惜,不过他旋即又觉得,孙先生走南闯北,读书破万卷,见识和气度都是极为不凡的,不是他能够比得上的。既然孙先生这么说,必然有其中的道理。

孙先生取了天津分部收到的赞助金之后,又勉力交待了几句,随即离开。

第770章 返乡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着,稍稍有点晕车的白欣的脸色有点差。虽说白欣称不上是娇生惯养,但也算是养尊处优了。她从小就生活在各种设施良好的洛杉矶和上海,虽然有一些生活体验,但是基本上没吃过苦。白家养女儿跟养儿子是两种方法,不会刻意给白欣和白童添加什么负担。

不过白欣性格也是刚强,即便晕车得难受,也不出声。只是张恩龄的心全都放在她的身上,立即看出来白欣不舒服,对司机周俊宝道:“周叔,能不能开慢一点,白欣她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