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页

文贤皇帝喜爱幼子,所以在他预见的未来里,幼子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最好的那个未来。

他有可能,成为文贤皇帝所期待的那个人。

但是也有可能,走岔了路,朝着其它方向而去。

因此,天下之宝器传承,不能单靠对未来的预见而去判断,还需要佐以其它的方面去判断。

未来之见,存于人心偏私。

“罢了!罢了!”老皇帝似乎想到了点什么,摆了摆手,说话显得没有头绪,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结尾。

当然,还是没有人会追问他。

前朝有皇帝倚重内侍而引祸,甚至被太监把持了朝政,擅言帝王之废立。

故而到了夏朝,历代皇帝对太监都不假颜色,时常苛刻以待。

也让这夏朝的太监都夹紧了尾巴,安分守己,未曾出过什么亮眼的角色。

此时的老皇帝,眼中的浑浊显得有些涣散。

他正想着上一次,见到大儿子之后,所窥见的未来。

未来里,他的大儿子挥舞着宝剑,手持着火枪,杀进了皇宫,然后将脚踩在了龙椅之上。

老皇帝知道,这样的未来,与大儿子还没有太大的关系。

是因为他自己对大儿子起了一些杀心。

杀心一起,自然看见了对大儿子最不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