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部曲亦以为吕布已经决心斩杀丁原,如今不过是假借李肃开口。
“丁原火烧孟津,行径残暴,当应杀之,肃清朝纲。”部曲纷纷议论中,吕布长身而起,决断道:“洛阳刚经大乱,不能再遭兵戈。既然丁原不以天下百姓为念,我吕布便不惜名声,为朝廷斩杀其人!”
决断既下,吕布遂令郝萌、魏续等部曲,各自招呼亲信,以便诛杀丁原后,立即收拢军权,避免军卒夜间大乱。
安排妥当后,吕布听从李肃建议,诈称皇甫岑兵发平县,形势危急,遂入丁原府内。
丁原揉着眼睛,拖曳着脚步,从内室走出,随口问道:“白马都尉竟然与我同时而到,当真是奇了怪了?”
便在此时,吕布欺身上前,腰间短刀,唰的砍过去,宛若一道寒光,带走丁原头颅。
刀出,人头落,眨眼间,一气呵成。
丁原人头落地时,双眼还是迷迷蒙蒙,似乎刚睡醒模样。
“大事已定矣!”吕布收刀还鞘,回首对李肃说道。
……
昭宁元年八月末。
吕布上书天子,言丁原诈以黑山贼,火烧孟津,心怀悖逆,残暴无仁义,故杀之以慰万民。同日,董卓诏书拜吕布代丁原为骑都尉,全权总领丁原帐下河内兵、并州兵,又令吕布发兵阻击皇甫岑大军。
与军令随行的是董卓一封书信。书信中,董卓先是花费大量笔墨,言皇宫残破,兵凶之难,词句中又多番隐隐讽刺袁绍。临信结尾时,董卓又留言:“昔日广平共战张角三兄弟,仲岚之少年英气,至今尚且不能忘怀。吾之兵,即仲岚之兵哉。何必率数千兵卒,千里奔走,徒耗费洛阳粮草尔!且今日之时,洛阳安定,何须仲岚用兵?惟盼仲岚入京,与我一叙离别多年之诸事。”
虽然皇甫岑与自己有隙,但眼下占据把守洛阳北门户小孟津的正是皇甫岑,他董卓暂时还腾不出手来压制对手。所以董卓试图拉拢皇甫岑,与他共同对抗袁绍等一系。而以皇甫岑声望、地位,还有实力,在董卓眼里,都是一个大威胁。
丁原身死,吕布提兵阻击皇甫岑,军阵之事,可以暂且稍稍告一段落。
洛阳,董卓手持一叠被尚书台驳回的文书,向身边李儒颓然叹道:“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万千,又在洛阳经营多年,与朝廷诸公多有牵连。今日袁绍屠戮两宫,吾本可以此登位三公,秉持朝政,扭转关西局势。奈何袁氏根深底厚,势力庞大,难以与之争锋。若不是我令骑兵夜间潜出,白日又伪作援兵大张旗鼓入雒,令袁绍之辈、何进旧有部曲,不知我其实仅率兵三千。怕是袁绍早就再兴刀兵,袭杀我等,兼并西凉军,进而由他袁氏把持大汉朝政!”
“那主公打算如何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