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林佑泯点点头,只是心底却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金泰熙热情得过了头。

林佑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研究“入殓师”这个职业,演技需要天赋,但更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经验的积累。

死亡,这个主题太过沉重,就连林佑泯自己,都不太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得住这个主题,年龄的硬伤,阅历的差距,如果不是他还在坚持的话,恐怕这部电影早就和他失之交臂了。

阐述死亡的话题难度在于:死的人谈不了,活的人谈不好,所以要演好这部电影,应该谈论的是死亡,但表现的却不是死亡,而是言生之可贵。

死亡意味着腐烂、僵硬、恶心,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去触碰死者,甚至不愿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虽然人人不免一死,但假如人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逃避,这个活人的世界也将难以为继。

林佑泯无数次地思考过,自己要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展示将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

第442章 诚恳、努力与感悟

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

生死的关系是最简单同时又最复杂的,简单在于人看清了,复杂在于人看不清,看清与看不清往往都极易转化,所以生死的简单和复杂也只是瞬间的区别。

中国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是因为人性良知没有泯灭,入殓师,惟有这份连接生与死工作,才能最为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堂而皇之的去展现最大的良知。

那双拉大提琴的手,如此充满旋律与艺术感的去触摸死者时,真是最动人的画面,足以让人遗忘生的一切血腥与不堪,多么静谧美好。

当慢慢揣摩着《入殓师》剧本的时候,林佑泯忽然觉得自己很幸运,父母健在,生活幸福,还能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了吗。

朴孝敏也曾经面临过失去至亲的那种痛苦,当对待她如自家妹妹一般的姐姐和姐夫一同去世之时,那种感觉,绝对不好受,朴素妍也感受过。

原本林佑泯曾动过去询问孝敏和素妍的念头,仅在那么一瞬,这个念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入殓师需要的是真诚与虔诚,何必再去揭开别人的伤疤和痛苦呢。

林佑泯还对《入殓师》抱有期待,金泰熙似乎真的什么事情都没有,每天就无所事事地呆在他身边,陪他翻翻剧本,练练日语。

金泰熙成名甚早,自然也曾过来日本发展,日语早就很熟悉地掌握,除了书写不行,其他完全没问题,所以她变成了林佑泯练习日语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