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话音未落,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众将循声一看,见并不是去找酒的王彦,而是留守中军大营的兴安伯徐亨,只见徐亨虽然极力想掩饰自己的情绪,但那紧张的表情,还是清楚地表明——后方有什么事情发生!
徐亨是潜邸的老侍卫出身,朱棣自然信得过,放任他凑到跟前,低声附耳禀报起来。
“什么?”听了徐亨的话,朱棣登时老脸煞白,大胜的喜悦之情化为乌有!
见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永乐皇帝,竟然如此失态,众将自然更加恐慌,暗道莫非被人抄了后营?
“酒来了!”一个喜气洋洋的声音响起,却是王彦好容易找到一坛二十年的佳酿,兴冲冲地端过来,因为天黑,也看不清众人的表情,他还不知道风已经转了向。
“皇上,二十年的……”直到来到篝火前,他才看清朱棣那铁青的脸,献宝的话说了一半,就硬咽回去。
朱棣冷冷瞥他一眼,沉声问道:“他们现在在哪?”
“啊……”王彦一愣,旋即才明白不是问自己,赶忙闪到一旁,徐亨低声回禀道:“幼军的人说,是往九龙口方向,按照路程算,现在应该已经到那了!”
朱棣一用力,想要起身却没起来,王彦忙上前扶着,却被皇帝一把推开,最后还是挣扎着起身,咬牙切齿道:“地图!”
行军地图马上展开,皇帝秉着烛光,眯着有些花的眼睛,找到了那个地名,一算路程,直线距离八十里,但是因为有山脉阻隔,最少要走一百二十里才能到。才沉声道:“青雀儿!”
“请父皇吩咐!”朱高煦忙起身道。
“你立即带兵走一趟!”朱棣张张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地图,却又摇头道:“算了,你受着伤,还是换别人吧……”
“父皇,这点小伤不要紧的。”朱高煦跃跃欲试道。
“不必了!”朱棣却有些烦躁地断然道:“有全须全尾的人呢,你就歇着吧!”说着目光扫过众将,又扫回去,最会落在端着酒坛子的王彦身上:“狗儿,你还能带兵么?”
狗儿是王彦早年的名字,他以为自己今天背时,要被皇帝厌弃来着,没想到朱棣却这样问自己,登时满脸通红道:“能!”他和郑和、李谦都是云南人,一起进王府,一起练武艺,靖难之役又同时带兵,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皇帝登极以后,眼看着两个兄弟,一人率领超级舰队下西洋,注定名扬青史,一人提督羽林禁卫,位高权重。只有自己掌管皇帝印玺,虽然清贵,但终究默默无闻,早就盼着这样的机会了。
但是皇帝接下来的话,却吓得他魂不附体:“好,你这就带着三千营,去把太孙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