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陈扬和王栋进去之后,陈扬发现了三派中人的服饰都是一目了然,很好区分。黄门的人不论男女,穿的都是黄色的长衫,不过总的来说,黄门之中还是男性居多;素女宗几乎清一色的女子,只有极少数的男人,穿的都是白色的长袍;而灵殿中人,则是男女混杂,差不多是各占一半的比例,都是身着青衫,三派中人都是各自聚集在一起,互相的聊着天,等待着百年交流会的开始。

王栋也带着陈扬去了灵殿那个阵营,和那些同门师兄弟们叙下旧。王栋在外面生活了几百年,可不像他的那些同门师兄弟们,一直都是躲在门派里苦修,整日都是辩证着一些理论,并没有得到什么验证。王栋将他在外面的那些所见所闻,添油加醋般的说给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听,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一时之间,气氛好不热烈!

陈扬他们几乎是掐着日子赶过来的,路上甚至还耽搁了几个时辰,好在还是在交流会开始之前到达了此地。因此,不多时,一位身着淡金色黄袍的修士从空中驾着祥云缓缓而落,一种极其慈悲的威压也随之散发开来。

这股威压咋一感觉起来并不是很强,但是陈扬却觉得这股威压极不简单,好像无穷无尽一样,极有韧性,而且毫无疑问的绝对是元婴级别,就是不知是哪一重的元婴期高人。

黄袍元婴修士淡淡的扫视了一下全场,开口说道:“以本座黄云真人之名,秉承上古黄帝一脉宗旨,传仙家医道于人间。吉时已到,本座宣布,黄门、素女宗、灵殿三派医道交流大会现在正式开始,本门添为东道主,就从黄门首先开始吧!孙思邈,第一位,你来!”

一位身着黄衫,梳着高髻的中年男子从黄门的阵营中站了起来,旁边的人也自动分出一条路。中年男子一路昂首阔步,步履不疾不徐,极有高士气度的站到了讲台上,朝着黄袍元婴修士拜了一拜,口中恭敬的说道:“谨遵黄云师叔法旨!”接着,他又朝台下三个方向都弯了弯腰,表现出了极好的涵养。

没错,第一位上台正是在华国古代有着“药王”之称的孙思邈,陈扬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的这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孙思邈仿佛也感觉到了陈扬那灼热的眼神,于是对望过来,迎着陈扬的目光微微一笑,一对纯净的眼眸中充满了浓浓的善意。

孙思邈朝黄袍元婴修士投了一个询问的眼神,黄袍元婴修士轻轻的颔首,接着孙思邈正了正身形,朗声说道:“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受到天道能量的影响,不过天道能量是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基本上都感觉不到,就算以无数前辈修士之大能,也无法窃得这一线天机。”

“天德乃生命之性,地气则为生命之根。天德地气上下交感,才使得万物得以化生。《抱朴子》有云: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以生者也。先天的地气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地气已经是先天注定了,不得更改,不过我辈修士可以采自然之气来对之补藉,气乃我们维持生命活力的能量。”

“我黄门无上宝典《黄帝内经》有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忧则气泻,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气又分为精气和神气,气乃精和神之间的联系。气又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我们不能更改,但是后天之气我辈修士却可以通过修炼而无限壮大,这也是我黄门一向的主张。”

第一百九十一章,你方唱罢我登场!

“气之道,穷极变化。人体如同一个大磁场,受天道与地气的影响,内气与外气在不断转换之中,真气驳杂,于是生出诸多邪物,使人体原本的先天之气受到邪气沾染,从而产生了诸多病灶,只要用后天之气将这些邪气引导出体外,自然可以消除那些病灶,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因此,我黄门主张御气之道,当然,对不同的病症,我们也有不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而定。人体内的能量无外乎分为阴、阳、金、木、水、火、土等几大类,我辈医者可以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孙思邈在台上侃侃而谈,只是绝大多数的时候,他讲的内容却都很笼统,有些泛空洞,对于一些具体的病例却又没有做过多解释。身为一代“药王”,孙思邈肯定不缺乏那些临床经验,只是眼前他所面对的都是一些修士,而且大都是缺乏实际动手经验的人,如果讲的太细化,台下的这些家伙们反而不喜,像这样引经据典,多谈一些理论,更对台下这些修士们的胃口。

参加这次百年交流会的大多都是金丹修士,也有一小部分是金丹期以下的,不过这些都是这三大门派所谓的“潜力之星”,提前来多听多学一些高深的医学理论,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肯定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虽然孙思邈讲的并不是那么的细致,但是陈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药王”不愧是药王,就算是仅仅是讲这样的理论知识,也能讲得如此精彩,确实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