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只是游戏开发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游戏的具体优化。
一款游戏,可不是光做出来就行的,还需要配合当下的硬件设备,进行具体的优化工作,以适应主流计算机。
这工作,十分有必要,杨天搞出了一款全3d游戏,若是现阶段的电脑运行不起来,那杨天可就傻眼了。
所以,游戏的正常运营,完全建立在游戏是否适应主流硬件设备之上。
进入2000年下半年,计算机也有了一个大提升,进入了奔腾四时代,显卡方面,也有了大跨步的提升,许多全新的技术都如井喷一般,被应用在计算机上。
不过就算如此,若是没有进行优化,就这么把游戏给投放出去了,杨天相信,国内能带的起来的计算机,绝对不多。
所以,优化是必须的,而且,这一项工作,别人还做不来,只能由杨天来操刀。
这倒也不是杨天不相信别人,只是,这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活,想克服现阶段的硬件限制,那需要的技术,就算陈炳轩来,恐怕也不行。
好在距离游戏的首次内测还有十来天的时间,这些时间,对于杨天来说,不算多,但也够了。
及至十二月二十号,杨天才完成了游戏的优化工作,把游戏客户端从23g,缩小到了19g,看起来没缩小多少,不过,就这么几百的精简,就使得游戏的运行效率提升了一倍还有余,主流的电脑,虽然不能全效果跑起来,不过低配置,流畅运行起来,却是没什么大问题。
当然,这不是杨天所能做到的极限,只是,杨天还有一个计划,正在准备之中。
周鸿祎已经跟联想谈妥了,准备借着年底这个销售狂潮,大范围的提升国内硬件水准。
由于这计划对于联想益处很大,倒也没什么问题,很顺利的就谈了下来,不过按照合约,还是要等《侠客》正式内测之后,看反应如何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杨天就把游戏交还给了游戏部,做着最后的调整和测试,查找bug,调整游戏爆率,设置什么的,都是些繁琐的小工作。
这工作,本来可以在内测的时候进行,只是杨天可不打算学后世的网络游戏运营商,搞个一连串的测试,按照杨天的计划,内测过后,很快就会进行正式运营。
而就在游戏部进行着最后的工作的时候,用周鸿祎的话说,这一场疯狂的宣传工作,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