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吃身体饭的,基本身体方面的事情都了解,嘲笑的多:“得了吧,当时你躺地上叫的那股劲!就跟杀了亲爹似的!”
也有劝慰的:“别管他,这种愣头青,还真以为有什么伟大理想,等他看看现实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别为了这种事影响呆在队里!”
被打的这个也赶紧下台:“就是!我最烦就是每天经过那一段,看着那些带着希望的眼睛,我特么真的抬不起头啊!”
附和的也不少:“就是就是……你说人尽皆知我们是个扶不上墙的项目,也就罢了,可关键是连你是好坏,人家都不知道!我真不敢想象看台上坐满了观众,看我们输得一塌糊涂,该怎么离开……”
都沉默了……
整理好服装的其他人都没有拿球棍,陆文龙看看,自己也放下,但是仅仅是在自己身边找个干净点的地方轻轻放下,还习惯性的伸手在编得精美的握把上摸一摸,似乎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赵连军依旧是观察着这个少年与众不同的一些小细节……
不拿球棍的原因就是要做热身运动……
专业运动员的热身不是简简单单的拉拉腿,原地蹦跶一下就算完事儿,一般针对不同项目,对于容易受伤的部分都有针对性的几组热身运动,有些比较细致的球队,光热身都可以搞一个小时!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热身这么久,运动员不都累了么,还有什么体力去比赛?
所以一个是否优秀的教练员就在于能否既达到效果,又不消耗过多体力,最关键的是能否在这个过程中,让运动员逐渐沉浸到运动中来,这才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热身。
陆文龙略微有点新奇的跟着哨音开始做,以前黄晓彬也有类似的,但是一般换个不同的教练,都有些小变化,有时从这些变化就能看出教练员的侧重点。
几个助理教练就忙着开始准备一些器材,那些球员的球棍什么的才统一拿过来,基本都是木棍……
但是等热身完毕以后,陆文龙还是习惯性稍微退后几步,在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位置,扎上步子,闭目开始养神,等待下一步指示。
热身完毕以后是分项训练,就是比如单腿跨跳,上肢训练,变向跑等等,也有一些打手,投手开始拿起器材开始分组训练,每天都做这些,熟稔得很了……
赵连军似乎意识到陆文龙这个有点怪模怪样的动作对少年的重要性,不打搅,指挥其他人折腾了大约二十多分钟,才扭头喊人:“陆文龙!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