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内或者国际的通常操作手段,银行贷款一般都占据了半数以上,甚至在操作高手的眼里,贷款不占个90%就不算玩得好的。
可陆文龙在这个关头,却决定不贷款,甚至还把原本就为数不多找银行欠的钱都还了。
已经晋升为分理处信贷主任的李阳很惊讶,这段时间陆文龙手里的资金虽然略显宽裕,在他们银行分理处的储备资金也还有千来万,但是真要开始全面大楼后半程的工作,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他也私底下问过陆文龙,最近的贷款门槛并不高,如果需要,他也能够替这种良性资产贷出资金来。
陆文龙还是拒绝了:“就算是磨磨蹭蹭再花几年的时间把这栋楼完成,我也要靠我自己的资金,而不是贷款。”
这种愚公移山似的老子修不完儿子接着上,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且不说大楼本身也有所谓的土地使用年限,就算是资产通胀之类的算术题,做下来都是很不划算的!
但陆文龙坚持。
第八百九十六章 聚精会神
陆文龙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份不同的文件单据。
左边是国立大厦工程部提供上来的设备采购清单,参与工程的几家电梯公司都交出了不同价格的报价表,从渝庆本地的电梯到进口品牌,总造价从两千多万到五千万不等。
关于这个,陆文龙是打电话咨询过维克托的,那边的回应就是建筑这东西几乎没什么可以偷工减料省下来的东西,一分价钱一分货,日子一长就见分晓,电梯更是如此。
如果要矗立一座渝庆市最高最有地标性的建筑,配备的电梯三天两头出问题或者晃晃悠悠吱吱响,那这种大楼不修也罢。
陆文龙自己这个国立大厦项目部公司办公室的电梯就是老式的,给他的印象很不好。
按照他的思维惯例,回想一下自己在香港和国外接触到的高楼大厦电梯,哪个不是光鲜亮丽。
右边是余竹签字附过来的一张银行存单复印件,原件当然保存在苏文瑾那里,只要林聪备档以后的存单银行卡最终都交到苏文瑾那,所有财务公司的会计出纳还能按照一般流程走,但最终的钱串子都交到小苏那里,这是个相当具有袍哥风范的金融结构。
三百二十六万元带零头。
所有在那个淫窟保险柜和各人身上搜出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