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地上乱糟糟的,但是射击很快就开始了。火帽枪居高临下的射程能达到两百步,也就是300米。清军的部队完全处于太平军的射程之内。头几轮射击能看得出成果斐然,清军纷纷倒地。
而几轮射击之后,山头上硝烟弥漫,视野逐渐模糊起来。而且太平军这么一路跑来,各个呼吸粗重,被硝烟一呛,官兵都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参与射击的人数越多,硝烟越来越浓厚,在被熏出来鼻涕眼泪之中,也没人几个人再对清军进行详细观察了。
山头上的部队正打的开心,咳嗽的响亮,远远的听到仿佛暴雨前低沉雷鸣般的声音。那声音虽然不大,可那震动的感觉却非常熟悉。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正在从北边往高地这边赶来。
“撤退!”蔡玉斌立刻命道,他心中感觉挺庆幸的。此次他追击的时候还是不够谨慎,若是清军的援军设在太平军现在占领的小高地上,在太平军冲向高地的时候从上面猛冲下来,只怕蔡玉斌还得吃个不小的亏。
但是如果畏首畏脚,蔡玉斌也没办法真的追上清军的“溃兵”。蔡玉斌心中下了决定,以后他再也不玩这明知道敌人有陷阱,自己还跳下去想尽可能捞好处的事情。
而负责引诱太平军的科隆多游击,此时正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这块宽高均不足三尺的石头后面硬是躲了十几个人。两年多的战争经验,科隆多见识过诸多排枪射击。向荣的连环射击在清军有鼎鼎大名,见识过的科隆多是印象深刻。而从后面小山头上打下来的排枪远超出了科隆多的想象之外。科隆多坚信那个山头顶多能站300人,而枪声的密集程度只怕3000清军都比不上。
科隆多大人根本弄不清楚清军到底被打死打伤了多少人,前后左右的清军不断有人中弹倒地,清军少说也损失了百十人。游击科隆多也暗自下了一个决心,“如果下次再要去诱敌,我说什么也不去参加!”
第62章 破军之将(九)
5月13日傍晚的战斗,交战双方都没达成目的。太平军没能在追击中击溃敌人,清军也没能把太平军的骑兵引诱出来加以歼灭。双方的主将都没有为之气恼,大家都安排部队休息,准备。等待着第二天的战斗。
5月14日一早,和春五更造饭,天亮之后部队吃了早饭就向着昨天太平军默认的平地战场出发。和春提督也认同了那片平原地区,至少对于派出七千兵力的和春提督而言,这片平地足以让他与太平军作战。
在长沙城下,和春提督也曾经与束发粤匪们打过仗,那次他可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那一次的战斗中,束发粤匪的兵力大概就是五千人。根据了清军的传统,没有打三五仗是不可能成为老兵,即便是老兵,也得再有大半年的训练才能成为精锐。
和春知道韦泽的部队扩张的很快,所以他认为自己对面的五千部队里头,大概会有两千左右是“精锐”。以七千部队进攻五千人,另外还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从侧路迂回包抄。和春提督相信此战清军胜利的可能很大。
等双方阵势对圆,和春提督发现事情不太对头。对面的束发粤匪排出的既不是粤匪们习惯的纵队,也不是束发粤匪们一度喜欢的横队。束发粤匪们排出了一个巨大的方阵。每一边都有束发粤匪整齐的排列,阵中旌旗密布,看不出里头有什么玄虚。
和春瞅了一阵看不出什么内容,他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方阵是很难进行运动的。对方无疑把战斗的主动权交给了清军这边。这也是和春曾经想到的问题,对于粤匪来说,他们整体兵力占优势,若是能将和春的一万多军队拖在荒郊野外,他们的各路援军纷纷而至。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胜利。此时实施防守倒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而和春提督是不可能进行防守的,他必须击破太平军才行。和春用单筒的“千里眼”再看了对面的束发粤匪的阵列,实在是看不出什么端倪。他只是注意到,两军之间的平地上有不少好似是炮击之后留下的痕迹。和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下令道:“派骑兵去看看。”
十几名骑兵分为了六队,每队由二到三名骑兵组成。开始在两军之间往来奔驰,每遛一趟,就会更加靠近太平军那边一些。这帮骑兵都是清军的骑兵中的精锐。他们在阵前往来驰骋的时候,还不忘记在马上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立于马上,缩身于马鞍一侧。这看似杂耍般的行动也未必都是为了显摆。站得高些,自然能够更多的看到一些太平军阵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