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对于海军工业,韦泽终于拿出了1874年的主力舰设计方案。基本数据都是抄袭定远镇远两艘军舰的数据。

纯蒸汽动力,全船供电。6000马力动力,四叶双螺旋桨,两台三涨发动机,8锅炉,最高航速165节,10节航速下6000海里续航能力。

排水6500吨,铆接全金属船体,280毫米全水线冷锻低碳钢装甲带,中线布局,3座全封闭305双联退管炮的炮塔,两座全封闭双联150退管炮炮塔,若干其他辅助炮位。

以韦泽的观点,定远与镇远两舰的设计上就有巨大的缺陷,完全是不懂舰艇设计的德国工程师抄袭英国人1879年无畏号的设计,这个设计还属于没吃透。所以整艘军舰有着巨大的浪费与不实用。

以中国现在的设计水平,这种设计也是个前无畏级的过渡设计。到了1874年是不是能够完成建造,韦泽其实没什么信心。但是这艘军舰只要在不晚于1876年完成下水,就是世界顶尖设计,足以对抗英国海军。

更重要的是,现在全世界军舰设计思路都是一个摸索期,大家走了无数的弯路。例如英国佬现在还在订购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军舰,美国海军舰长们如果想开纯蒸汽动力的军舰,就得自己掏腰包买燃料煤。当然,前期是美国真的会给美国海军建造纯蒸汽动力军舰。此时美国海军高层的说法是,“有桅杆,为何不能挂帆?”

而英国佬在1879年的无畏号才真正用上了三涨蒸汽机,那是英国佬后来海军设计的真正基础,无畏舰的称号其实就是来源于此。

韦泽坚信,只要不出乱子。中国大概到1890年弄出计算台,甚至是早期电子管计算机,那时候就能开发出真正的无畏级战列舰。当然,当全世界都去开发无畏级战列舰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航母时代了。当然,韦泽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能活着看到中国航母大编队游弋于世界各大洋的盛况。

这只是重工业的一个重要系统建设,一艘军舰需要大量的工厂生产建造军舰的部件,需要大量工厂生产“建造‘建造军舰部件的工厂’的部件”,还需要大量工厂生产“生产【建造‘建造军舰部件的工厂’的部件】的部件”。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工厂,而是一个系统。

所以大工业最终发展的结果就是尽量使用标准件,这无疑需要上百年的积累。韦泽可以指出上百年积累后总结出来的方向,可这中间必须的过程一个都不能少。

除了军舰之外,剩下的就是铁路系统。另外,韦泽期待着能否在材料学上有发展,能够生产出高温高压的钢材,用以制造合成氨反应釜。有了生产耐高温高压炮钢的技术,就能制造合成氨反应釜。有了合成氨,中国就能摆脱始终笼罩在中国头上的粮食危机。

除了重工业与军事工业,社会方便则是全方位的深化土改,建设农村水利体系。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修水库的问题,这还牵扯到一个全面水土保持问题。新中国兴修水库的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水库的配套体系有问题导致了水库的淤塞等问题。因为抽取地下水的抽水机的兴起,大量水库与水利建设后来都废掉了。韦泽不希望这些浪费在中国重新出现。

想到这里,韦泽又觉得左志丹这家伙实在是不够进步,以前他接替洪仁鄙贤饨徊砍さ氖焙蚧故峭o冉Ω锩囊桓瞿昵嵬尽t趺凑獠坏绞辏捅淞艘桓龀雇烦刮驳墓倭帕四兀?

现在需要的就是人才,科技、工程、管理、行政,还需要培育出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明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急功急利,但是韦泽还是忍不住想拔苗助长。社会进步从来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有曲折,有反复。变化的社会最先产生的必然是不适应。韦泽知道这些,但是韦泽却还是忍不住想竭尽全力推动社会更快进步,哪怕是这种进步其实是超越时代的。

有不适应的感觉不仅仅是韦泽一个人,甚至不仅仅是韦泽领导的中国人。在英国,这种蝴蝶效应产生的不适应也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