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地主们为了赚钱,以极低的价格向中国向日本出口粮食,然后用这笔钱来购买各种消费品。大量粮食的外销让高丽当地农民们进入吃不饱的情况,廉价工业品的输入又摧毁了当地的手工业。高丽当地各个阶层都是群情激奋,眼见一场造反就要在干柴遍地的高丽燃烧起来。
听完了李鸿章李局长的介绍,韦泽觉得这不过是农业国遭到工业国商品入侵时非常经典的表现,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农业社会如何在外国工业入侵下全面崩溃的历史。
不管李鸿章怎么用期盼的目光看着韦泽,希望韦泽能够立刻做出有利外交部的判断。韦泽都看向了商务部的代表,示意商务部可以说话了。
在李鸿章发表了方才一番讲解的时候,商务部代表几次试图打断,都被韦泽命令商务部代表不得说话。此时终于到了发言的时候,商务部代表腾的站起身来,这位大汉用流利的山东话说道:“陛下,李局长说的不对。我们真的比窦娥都冤!”
看着这位山东大汉差点泪光盈盈的模样,韦泽只能先安抚一下,“别急,别急,慢慢说。”
“陛下,我们商务部接到陛下的指示,不要过度的压榨高丽。商务部也做了全面的安排,方才李局长也说了,我们先进入高丽的是人民币和银行,如果是真的要从高丽大赚特赚,我们就不可能这么做!”
满怀着被“污蔑”后产生的激愤,商务部陈述起商务部角度的版本来。
如李鸿章所说,中国最先进入高丽的大宗商品是人民币,最先在高丽完善的是银行。这是因为中国在高丽修建铁路的时候使用了大量高丽本地劳工,以人民币为支付货币后,跟上来的中国商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向高丽劳动出售了各种商品。为了保证人民币在高丽地区能够有足够的购买力,伴随着铁路以及铁路沿线的电报,银行也随之出现并且完善起来。
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中国方面已经尽可能雇佣了最大限度的高丽劳工。在铁路建设完成之后,铁路雇佣了大量高丽人作为雇员。这些雇佣活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为了能够争夺一个在中国铁路公司工作的机会,高丽人几乎要挤破头。
至于粮食外销,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比高丽低得多,高丽的粮食向中国出口并无任何竞争优势,他们的出口方向主要是针对日本。中国的铁路与商船,还有在高丽修建的港口设施都让粮食运输成本暴跌。
“地主们自己不顾一切的出口粮食,和俺们商务部有什么关系?外交部还能正式给高丽小朝廷发出一些意见,高丽朝廷真心假意的总得听一听。我们商务部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若是没有我们商务部的努力,高丽的运输成本和沿途的浪费只会被现在更多,他们能赚到的钱只会比现在更少。没有商务部,就没有现在的高丽局面!”代表商务部的山东大汉做出了总结。
两方提供的情况可以说是完全对立,商务部的描述中,商务部是高丽救星,代表了高丽最先进的生产力,把高丽带入了工业时代。外交部的描述里面,商务部拼命压榨高丽当地,拼命从高丽抽取财富,直接引发了高丽政局的动荡。
韦泽没有直接对此做出决断,他问道:“外交部和商务部都认为高丽会爆发动乱么?”
李鸿章等人的看法基本一致,高丽的地主与地方豪强们原本没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买卖,中国的介入让这些人终于有机会有能力从事海外贸易。地主们的收到了粮食之后自然拥有粮食的处置权,把这些粮食变成现钱。现钱存在中国在高丽开办的银行之后还能吃利息,存取甚至转账都很方便,这些豪强当然要把自家最大利益当作追求目标。至于高丽本地没粮食吃会不会饿死人,这根本就不是地主们要承担的责任。
没有评价对错,韦泽问道:“高丽朝廷知道国家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么?”
商务部代表连忙答道:“陛下,我们也看了李局长的搜集的资料。十年前高丽国王亲政,闵妃强行迫使大院君隐退。自此之后高丽所谓开化党人与闵妃勾结在一起。他们虽然不敢对中国不敬,却与日本勾勾搭搭。此次的事情更多是因为高丽为了赚取钱财,低价将高丽粮食卖给日本。若是没有出口那么多粮食,高丽人的粮食足够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