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页

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个阶梯状态,消除了威胁感之后就需要吃饱,吃饱饭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有钱买消费品。而国家的低粮价让农村的消费能力大大降低。

韦泽笑道:“我听说最近各地都是一个说法,农村苦啊!”

沈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苦不苦这是个比较出来的东西。要是和沈心投奔韦泽那年比,这时代已经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时代了。现在想饿死个人的难度太大,那得多懒或者多倒霉才能被饿死。可不过30年前,甚至不用30年,十几年前,在光复军势力范围之外的中国地方上饿死个人也不是啥稀奇事情。

可这并没有让民众满足,此时人民感觉到的是,“没钱,买不起想买的东西,这日子太苦了!”

沈心是军政出身,他不认为拿饿死人的时代和现在比是聪明的做法。正因为有那时候的民不聊生,才有光复军摧枯拉朽般夺取天下的基础。若是把没饭吃当成一个常态,那民朝准备重演满清的老戏码么?

沈心说道:“都督,我做调研的时候,农业部门的态度是民众不够配合,让他们学着改良土壤,采取新的耕种方式,他们觉得太辛苦。以前是工程兵们能够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局面不同了。工程兵根本没有精力搞那么多的工程,地方上的水利建设已经够强化了,可是还不够。倒是工业部门的年轻同志提出了一个建议,干脆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农业税吧。废除了农业税,等于是全国范围内的农民收入变相提高了30。这样的话,农民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都大大增加。不说别的,一些大件,农民是真的消费的起了。”

在这个时代提出废除农业税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即便是改天换地到如此程度,旧有王朝被推翻,旧制度被砸碎。可农业税毕竟是几千年的历史,也占了现在民朝税收总量的20左右。废除农业税注定要引发一场全面的政治地震。沈心也是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鼓起极大勇气才敢对韦泽这么说的。而且废除农业税不是没有前提,东北就没有农业税,只是东北率先完成了主粮统购统销。而且农民必须完成耕种合同才行,若是完不成,那就得有个说法。

沈心忐忑不安的听到了韦泽的回答,“废除农业税不是任何问题,搞农业实物征收,目的是要有国家储备粮,避免大范围的饥荒。想废除农业税就得把宣传工作做好,国家不可能无条件的废除。”

“那都督的想法是……”沈心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赶紧问个清楚。

“废除农业税,必须和强制义务教育结合!谁敢不让孩子上学,谁敢不让女娃上学,这个农业税就必须收!”韦泽把他想的条件给拿了出来。

沈心差点被这话给逗乐了,读书在中国传统想法里面是好事啊,怎么就成了需要用农业税来当做惩罚性手段了呢?不过沈心毕竟是沈心,遇到看似好笑的事情时不会立刻本能的笑出声,而是用脑子想了想。然后他也就明白了。

养活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件支出很高的工作,现在生孩子没原先多了。因为原先孩子死亡率太高,生七八十来个,没结婚之前夭折一半并不稀奇。现在仅仅是能吃饱一项,就让死亡率快速降低。家里五六个娃闹腾着,谁也受不了啊。沈心家生了三个,不算太多。回到家之后三个娃就让沈心觉得头大如斗。

政治部的李铭恩生了六个娃之后都要崩溃了。部门里面计生工具是免费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热销的计生工具品牌名为杜蕾斯。李铭恩在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所以领的很勤。于是背地得了个诨号“杜老师”。

韦泽之所以能服众,是因为他不仅指出问题,还能拿出相当程度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里面有父母学习班,讲得是怎么做父母。不管让父母们的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这些年积累下来,好歹生、养、教育,这变成了一个城市里面的共识。

可是在农村,能让所有孩子都去接受足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挑战了。四五计划的大口号之一,就是消灭文盲。“新中国有义务消灭文盲!”问题是这伟大理念想真的付诸实现,光靠良好愿望是完全不行的。

把这个关节想通了,沈心那种得知有可能废除农业税的欢喜立刻淡薄了很多。与这种欢喜相比,想全面消灭文盲可是一件工作量极为恐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