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页

确定了敌人所在之后,女侯爵格蕾丝看向神父的表情没了之前的温情。这种完全以教廷意志为主的态度可不是女侯爵格蕾丝熟悉的那位神父。当年这位神父有段话曾经深深的打动过她,以至于十几年后都在她心头牢牢镌刻,“在上帝面前,所有人一律平等。而那些怠惰的人,让他们比不怠惰的人更加平等。”

这种同时指出现实与真实的发言让格蕾丝不敢相信神父先生居然会完全露出梵蒂冈走狗的一面来。

等布道结束,女侯爵格蕾丝本想起身离开,然而有种情绪还是让她停下脚步扭头走回。虽然穿着普通的衣服,她抽出的钱夹却是顶级货。掏出里面的一沓钞票放在了奉献盘上,无视其他人讶异的目光,女侯爵格蕾丝转身就走。

在这一刻,她知道自己再也不想回到这里。一切都结束了。

第346章 逐利者(三)

“梵蒂冈开始帮助美国发行债券了。”在英国内阁里面,英国国教英国圣公会的两位大主教向内阁首相讲述着他们得到的最新消息。英国国教圣公会有两位大主教,而这两位大主教的顶头上司是英国王位拥有人,现在他们的顶头上司又成为了印度女皇。

如果将印度女皇比成英国圣公会的董事长,英国首相自然是公司的总经理,处理具体问题当然得找总经理。大英帝国的总经理阁下和那些执行官一样,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想皱眉头。英国靠直接建立圣公会来摆脱天主教梵蒂冈的控制,而美国那边则是清教徒立国,加上宪法的规定,天主教梵蒂冈与美国的新教清教徒们尿不到一个壶里。现在怎么突然间两边就开始战争债券问题进行起合作了呢?

看见老板眉头微蹙,秘书官连忙说道:“这种合作会不会是跟赎罪券一样,教廷用它来敛财的?”

这话说完之后,就见两位大主教和首相眉头直接皱了起来,秘书官连忙解释道:“毕竟梵蒂冈失去了几乎在罗马的所有产业。”

如果说这世界上哪个国家是1889年的梵蒂冈最痛恨的,入围名单里面排前三位的大概是大力清洗洋教的中华民朝,以国教来驱逐梵蒂冈通知的英国,以及意大利王国。单论排名先后的话,意大利王国未必就在其他两家之后。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立刻把教廷撵进梵蒂冈,不许他们再出来。教廷在罗马的大量产业被王国用各种办法挣得很惨。断人财路胜过杀人父母,梵蒂冈自然对此不会坐视不理。然而更重要的是,梵蒂冈也要想办法来营运自己的财产,所以那些梵蒂冈控制的银行自然要寻找敛财的手段。

“……美国人就肯让梵蒂冈这么做?”圣公会的大主教a对此不是很能理解。

“……他们要借用上帝的名义来发行债券?下一步难道是要十字军东征?”圣公会的大主教b联想起了历史。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梵蒂冈这次都显得在政治上走的太远,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靠教皇一纸宣言就能激发欧洲各国投身对战争的时代。可当下的局面看起来,梵蒂冈好像对过去的种种颇有留恋的打算。

“……我们让驻美国大使馆问一下吧。”英国首相最后拿出这么一个解决办法。如果英国自己不能大量购买美国战争债券,同时又刁难美国战争债券的销售,那就等于是与美国为敌。既然英国准备与中国争夺南部非洲的所有权,他们当下完全没有任何削弱美国的打算。对梵蒂冈如此激烈的行动,除了关注一下之外,英国也只能装作没看到了。

首相既然用了如此的态度,圣公会的大主教a立刻问:“阁下,您不会允许梵蒂冈在英国发行债券吧?”

“呃……”首相这下明白了两位大主教的态度,英国国教是圣公会,圣公会建立在和梵蒂冈的全面决裂,特别是经济上决裂的基础之上。是否允许梵蒂冈在英国这边卖债券,对于英国圣公会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