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么?”王明山有些不乐观,他知道老兄弟们和他们的子弟以及山头的人有多大的权力。
“我们当年在安庆的时候还觉得满清面对太平天国不会失败,但是都督领着我们不仅每战必胜,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明山,我觉得都督有句话非常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其实都希望能够做到更好的自己,都希望能够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并且在那个新世界里生活。现在你觉得让人民再回到满清时代,吃不饱穿不暖,整日里朝不保夕,大家肯么?”沈心很乐观的样子。
“可是即便那帮老兄弟们真的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民朝也不会重回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真的不同了。”王明山不乐观。
“所以都督现在以党主席的身份继续宣传革命,宣传共产主义的基本理念。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要推翻的就是人压迫人的制度。不平则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沈心的声音非常有力。
第527章 民主基金会(四)
在北京城里面待了几天,王明山觉得心理压力骤减。市面太平,社会稳定,人民群众以及官员们都没丝毫处于激烈斗争的模样。包括韦泽都督与沈心,远远看去也是神色自若。
当王明山去圆明园游园一番后,他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甚至有些后悔没能带格蕾丝女侯爵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整顿后的更美了,很多在现在看来毫无适用性的房子被拆掉,盖成了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和内部实用性的小楼。设计者们水平极高,新房子造型都很美,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更增加了园子的风景。
王明山在收音机里面还很意外的发现每周都有一次“韦泽周末谈话”的广播节目。韦泽总是会就一些人民关心的议题做广播谈话,因为是对人民播放的,韦泽的谈话非常容易听懂。
“……我们做事情需要事前做准备,种地可不是到了开播前抡起锄头就上,打磨农具,检查车辆的轮胎,给车轴上油,都是前期准备。掌握了多少农活,就会做相应准备。这是那些庄稼把式们的一贯做法。要是光学会准备,不一定能称为庄稼把式。但是庄稼把式们,全都懂得做准备……”
王明山一听这就是《实践论》里面的内容,实践论原文若是在收音机里面讲出来……王明山在党建上读过实践论,那玩意发音和各种括号内的条件预设,让他读的非常吃力,甚至有些痛苦的感觉。
这次周末谈话针对农民朋友,韦泽完结合农业来讲,连王明山这样不懂农业的也能听明白。其实做事的方法就那么几点,预习、复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可这些说着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韦泽不避讳问题,也不危言耸听。让人感觉听了之后就感觉自己好像增加了力量与能力,至少觉得眼界开阔了一些。
关上收音机后,王明山觉得精神得到了调剂,他怀疑也许是他自己有些过分紧张。然后一个念头突然就冒了出来,“身为国家最高领导者,做这种广播讲话,本身好像就是个大问题吧?”
从最初的革命年代,韦泽都督都是通过组织来实现营运,现在的韦泽都督则是直接向整个国家发言。“韦泽周末谈话”是央广的节目,也就是说针对整个国家进行广播。传统生产力模式下的政治模式无法理解这做法。
斗争的弦顷刻又绷紧了,王明山想到一种可能。如果那帮老兄弟们对都督逼迫过甚的话,都督在广播节目里面做公开的批评……想到这里,王明山觉得自己简直是脑洞大开。都督不可能失去对组织的控制。但是他很快又忍不住顺着之前的思路想下去,若是都督公开声称某些人或者某一批人是敌人,并且要求人民动手的话。以现在的民朝人民对韦泽的信仰,那些“敌人”只怕立刻就会被撕成碎片。
感受着自己心脏的猛烈跳动,王明山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未免太荒诞不经。寻找自己这么想的理由之时,王明山发现这是对匈牙利局面的设想。那位被匈牙利上层与下层同样热爱的茜茜女王要是公开发表对社会主义的全面批判,那帮社会主义者们大概会陷入极度被动的阶段。身为民主基金会的负责人,王明山一点都不想面对这样的局面。
到了年前,三会结束,王明山就奉命到韦泽这里汇报。先把这个民主基金会草创的情况讲完后,王明山直接抱怨道:“都督,我们这里没有优秀人才,银行的年轻人对此毫无兴趣,您得找些跟王士珍同志一样的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