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有您这句话咱就放心了,我们一直很担心这会变成一场大瘟疫呢。”

严文昌那张老脸上绽放出菊花般的笑容,知道自己入了套子的老石则没好气的挥着手:

“光凭我一个人可应付不下来——你们几个,去把那帮鸟人都叫来!”

石亦生并没有向那几个随身护兵具体说明“那帮鸟人”是指哪些人,不过跟这位腹黑大夫时间长了,那几个本地兵也算有了几分默契。稍后不久,王海阳,解席,凌宁,庞雨等人统统被叫来了现场。一帮人望着这处垃圾堆似的伤兵营,个个脸上都显出难色。

“哎,最大的麻烦哟,终究还是烂手里了……我早说别这么急着攻城……”

庞雨现在只字不提他也是进攻州府的两个倡议人之一了,而老解则没什么好推托的,只能赔笑看着老石。

“诶,这事儿,就要拜托你老兄多多费心了。”

“我需要人手,药品,粮食——充足的,一定要保证供应。”

老石没推托,只是开出一堆条件。这边众人自是满口答应,反正现在人力资源很充足——那边有好几百降兵正愁没事情做呢,至于药品和粮食,琼州是一座大城,这些东西倒还不缺乏。

此后十多天老石就都泡在这儿了,他带领调拨来的降卒们重新整顿了伤兵营区:拆除原来低矮破烂的草窝帐篷,按照通风和卫生间距搭建大的护理棚;用浓盐水和石灰水对人体和用具消毒,洗净煮沸所有还在使用的绷带,烧毁那些可能导致细菌感染的病源物体;同时对有限的医疗和护理资源重新加以分配,把病人按分类集中,调派足够的人手进行护理……总之,一切都按现代医学护理和卫生防疫的标准来搞。

有专业人员来处理这一切,解席等人终于不必再为伤兵问题,以及其它各类麻烦而头痛,他们总算可以腾出手来,着手进行一些有关未来发展的安排。

第一百二十章 我们的来历(上)

公元一六三零年,十月十二日,农历九月初七,在攻占府城大约二十天以后,解席,庞雨,凌宁等人又一次来坐到了琼州府衙大堂之上。

在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穿纱戴帽的——当地的士绅,文人,以及商人等;也有短衫赤足的——包括投降的士卒首领,各行业行会的代表……诸多人等。可以说,琼州府的所有“头面人物”和“代表人物”,绝大多数都聚集在这里了。

经过这二十天的磨合,本地人已经渐渐习惯了“短毛”的占领。这个适应速度可比当初在临高要快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严文昌,王辛芝为代表的一批本地土著在帮忙鼓吹,另一方面,解席他们也有意识的做了不少事情,尽量拉近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关系。

在其中石医生和他所组建的救护队起了极大作用,他们除了照料军营中伤兵,也顺带着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些医疗服务。整座府城几万人口,也就相当于后世一座小县城,病患其实不太多,但只要治好一个,马上就会在全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