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阿德愤愤哼了一声,但也不再提反对意见,看来是被说服了。

之后大家又商讨了其它几条,其中茱莉就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他们的条款中完全没有涉及到上缴金钱问题?既然在第六条中已经明确了允许贸易事项,我们先前也说过可以为此支付一些金钱,就算那些人再怎么呆板,也不可能放着到手的钱不要罢?”

“这不是好事情吗,他们不提咱们就不给,还省下来了。”

解席随口笑道,但随即却被老婆狠狠剜了一眼:

“不懂别乱说,越是这种明显不合情理的地方,越是可能隐藏陷阱……我给他们下了那么多套子,要是稀里糊涂在合同里上了明朝人的当,那可丢脸!”

“关于这方面,我想我也许能猜到一点……”

老李教授慢悠悠开口,为大家解释了他所想到的原因:

——大明王朝刚刚建国的时候,赋税主体就是农业税,商税很少,工业税和服务税更少,至于海外贸易?朱元璋那时候好像还没这概念。所以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子孙后代定下的“祖制”中,就没有规定外贸收入这一块该如何处置——这就给了他那些贪财的子孙们钻空子的机会。

后来虽然开了海禁,大量财富自海上滚滚而来,但这些钱却并不是作为国家的法定赋税收缴。而是直接被送入内库,成为皇帝的私房钱了,这已成为惯例。

所以即使这次他们约定好了要向明帝国交多少钱,也跟明政府无关,钱最后还是会被送入大明内库。既然跟朝廷无关,钱谦益王璞这帮东林党人也就懒得为此磨嘴皮了,君子耻于言利,干脆不提。

说起来这就是东林党的局限性了——这帮文人总是以清流自诩,平时动不动就上折子要求皇帝动用内库资金充作国用,但却很少有人愿意想想如何帮皇帝多赚点钱。连帮皇帝要面玻璃镜子都想着先撇清自己……这方面比起帝皇家奴出身的阉党差远了,难怪总是斗不过阉党。

当然茱莉才不关心这些,她只在意一点:

“君子耻于言利?这么说我们还真能省下这笔钱了?”

“省不下来!”

老教授根据他的历史知识马上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