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赫斯曼冲着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的胖子戈林点了点头,“就让我们一起为德意志帝国的未来奋斗吧!”
胖子不是最好的人选,他的能力比不上施佩尔。但是有一个军备总局局长总比各个衙门分管一摊要好。
而且胖子戈林也有足够的权威,过去的几年中,他先后制定和督办了两个四年计划,效果看起来很不错。在他的指挥下,德国在1937年生产了2660万吨钢,473亿吨煤,702亿度电,25万吨电解铝和52万台汽车。另外,德国的造船工业也得到了恢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军备总局也不会完全交给戈林。倒不是不信任戈林的能力,实际上戈林是相当能干的,只是在历史上被权力腐蚀了。在这个时空,戈林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把他腐蚀的地步。但是知道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可是赫斯曼最大的倚靠,因此这个部门的管辖权依旧在军方。
总参谋部和国防部有权共同决定军备总局局长、副局长以及下属各局(陆军局、空军局、海军局和储备局)局长的人选。而且,军备总局的局长只负责组织生产。至于生产什么武器,则需要由一个由赫斯曼本人担任主席的军备委员会决定——国防部、陆军(总参谋部)、海军和空军都在这个委员会中有代表,而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又掌握最后决定权。
也就是说,要生产什么,不要生产什么的权力是由赫斯曼掌握的。
当然,由军备委员会审定的军备生产计划最后还是要由总理希特勒签字确认的。赫斯曼这时就将一份最新版本的海军“优先级”造舰计划交给了希特勒。
“总理先生,这是z计划的最新案的一部分。”赫斯曼说,“这份造船计划是以1939年战胜波兰、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为目标制定的。”
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
希特勒和胖子戈林互相看看,都有一种听人说梦话的感觉。
赫斯曼说:“在战胜波兰之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作战为主。在战胜波兰后打败法国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为主和打击英国本土舰队为辅的方略进行作战。在战胜法国后,海军将以争夺北海和地中海制海权为目标进行作战。”
“怎么还有地中海?”阿道夫·希特勒插话问。
“因为总参谋部预计,在德国战胜法国后,意大利将会成为我们的盟友。”赫斯曼说,“随后战争的重点将会转向地中海。”
“难道不是立即进攻英国吗?”赫尔曼·戈林笑着问,“你们不是要在1941年战胜英国吗?”
“是的。”赫斯曼认真地点头,“我们会在1941年内让英国屈服的!不过达成这一目标的战场却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我们要用潜艇让英国窒息,同时还要夺取他们的石油并且威胁他们最宝贵的殖民地印度……而且成功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使我们的战略资源供应状况变得相当充沛,这将有利于我们整合欧洲的力量。”
和历史上希特勒并不重视地中海战场不同——希特勒可能认为墨索里尼有能力征服这个地区——赫斯曼是相当重视那里的。因为他知道中东和北非有德国维持战争并且成为欧洲领导者所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