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电视台建设开播之前,自然先要宣传造势。要不然电视台开播后给谁看啊。
于是,东森公司的艺人,发专辑,上通告,自然都要为东森打下广告。至于东森高层也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纸和杂志上,于是东森就此在台湾有了一定名气。
至于节目安排,赵文凯初步为新闻台选定了五个栏目,分别为:东森新闻直播,世界周刊,体育王国,东森气象和主播有约。
而综合台前期为四个节目,分别是娱乐百分百,实话实说,华夏书坊和台湾人逛大陆。
最终,赵文凯经过了两年多的辛苦历程,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电视台,从而打开了他传媒帝国最坚实的一步。
很难想象,一家新的电视台,从高层到艺人都是本行业的新人。不过就是因为如此,东森内外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别人一年可以完成的事情,在东森的年轻人手上只用了两个月就全部完成。
为此,赵文凯十分大方的为全体员工包了红包。不过,公司的任务量也继续增加。于是赵文凯和周同学约定的旅行日期也继续无限期的延后。
与此同时,赵文凯父母在大陆也传回了消息,投资建厂的事情也圆满完成。预计很快就可以投产。
在制作节目的时候,赵文凯对台湾和香港的电视节目做了对比,然后从中吸取优秀的经验,也从记忆中找寻当年的好节目,拿到现在来播,争取东森一炮走红。
台湾电视媒体事业发展势头繁盛,虽然人口只有2300多万,电视频道却超过100多台,24小时新闻台就有8台,与全世界的70多台相比,台湾这小岛居然占了八分之一,这现象除了台湾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
就其中一项新闻媒体来讲,要想在如此剧烈的竞争下突围而出,就必须殚精竭虑地寻求突破,因此各种多、乱、夸大等抢新闻的怪像便应运而生。而这种怪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怪是多且乱;第二怪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第三怪则是新闻政治化。
台湾电视不仅新闻台多,所提供的资讯也多。当我们打开新闻台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双眼找不到焦点,因为画面的资讯太多。
以香港为例,当主播报道新闻时,画面除了主播以及一行字幕外,只有静态的背景,使人们的视线很自然地会集中在主播身上。
然而台湾却不同,画面非常丰富,银幕的上端是字幕(天标)、左面是字幕、下方也是字幕(地标),而下面除了走马字幕外,它的上方还有新闻标题,当你以为走马字幕与主播所报道的是同一则新闻时,你会感到困惑。原来走马字幕打的与主播读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则新闻,那么哪一条字幕是主播所报道的呢?没有!其他的只是广告或天气报告。除了资讯繁多外,主播身后的背景更是动态的新闻片段,令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画面丰富且有动感,当然可以吸引观众收看,但数量太多却会适得其反。
台湾电视新闻娱乐化、报纸化。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想吸引更多观众,提高收视率,就需要以客为主,加入观众喜欢的元素,使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再传统,使观众在吸收资讯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娱乐。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当地的新闻内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