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从至香港返回台北,到如今,历时一个多星期的集团架构重组终于完成,而在此之后,还要有资产统计核查,股份调配等各种详细的调整。预计全部完成,赵文凯可以直接等到年末了。
就是这样,在【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发布集团成立的消息之后,台湾各类的财经金融方面的报纸和杂志以及媒体,都对华夏集团进行了全方面的报道。
有业内专家预测评估,新的【华夏集团】组建之后,总资产保守估计将超过十五亿美元。
一石惊起千尺浪!十五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十五亿美元合换成港币就是一百二十亿,而换算成新台币,则是四百八十亿新台币。
在台湾,有几家公司短短两三年内能赚到四百八十亿?
一时间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夸大其词,马上就有人去仔细核对【华夏集团】每一家分公司的市值,然后一叠加,赫然发现,十五亿美元的数目果然是保守估计。如果计算【华夏科技】以及【星空传媒】的技术价值和潜在价值。十五亿这个数字,在未来两年内最少还要翻一番。
得到了这个确切的答案,所有人都开始期望【华夏集团】能够上市发行股票,到时候好借【华夏集团】的东风发上一笔。
而赵家也至此因为身价超过“十亿美金”而步入台湾“豪门”的行列。当然,也有说赵文凯家是暴发户的。
就在所有人都的视线都聚焦到由东森传媒公司新组建的【华夏信息传播集团】时,台湾立法院又重新修订了《有线电视法》,并且对目前的台湾的有线电视电台进行了公开的“松绑”,也就是说,在台湾本地区内的所有符合《有线电视法》的地下电视台都可以向新闻局申请成为“合法电台”。
地下有线电视台原被民间称为“第四台”,意为“三大台之外”,并未经过合法登记批准。虽然经过当局多次取缔,由于市场的需要,利益的驱动,“第四台”却有“越禁越勇”之势。而且部分的有线电视台并被在野党运用于宣传政治主张。
虽属“地下传媒”,有线电视的力量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注意,80年代末,中视和台视就相继投入资金参与有线电视建设。
台湾重新修订和公布《有线电视法》,这个消息对普通并没有多大的冲击,无非是自家以后看的节目会更加丰富,民众高兴还来不及呢。而身为“第四台”的众多电视台更是对这个消息感到“喜出望外”。
而这个消息对赵文凯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情。
立法院这一次对“有线电视台”进行大松绑,表面看起来是市场和经济的需要,但是一次“松绑”的尺度过大,几乎算是放羊了。就赵文凯所知,这条修订法案一旦实施,预计在今年年底,估计就有600多家“第四台”变成合法经营的正规电视台。
台湾的传媒市场一共才多大?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第四台”的泛滥与巨头的出现均与版权与风险问题相关。早期小规模的“第四台”们处于无人兼管的混乱局面中,疯狂盗版可获得巨大收益,但有线台的合法化同时意味着版权问题被提上议程,实力不济的小台只有通过与大台或传播公司寻求合作与并购,方不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