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1986年,默多克买下了美国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但他看中的并不是电影业务,而是该公司下属的福克斯电视台。为了收购福克斯,默多克甚至不惜放弃澳大利亚国籍,宣誓成为美国公民。

只用了一年时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独立电视台被改造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电视网,会员数从最初的12家电视台发展到188家,成为美国第四大电视网,风头直逼美国电视业的传统势力。一跃成为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并名的大公司。

和默多克的真知灼见想比,赵文凯更明白美国这块市场的总要性。因此在未来,赵文凯的很大一部分投资都要在这里,因为只有占领美国的传媒市场,就等于是掌握了全世界的媒体力量。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文化和时尚的潮流取决于媒体,而媒体则取决于经济。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就是美国。最起码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是这样的。

等赵文凯和雷柔到达纽约,进入曼哈顿的那刹那,赵文凯彻底的被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大都会的喧嚣给深深的刺激了一把。

“看到了吗?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之都,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大企业大财团的总部大部分都设立在这里。如今我们华夏也迈进了这里。世界也必定记住我们的名字!”

赵文凯意气风发的对着雷柔,满怀激情的说道。曾几何时,赵文凯也梦想前往美国,但那时,赵文凯去美国的目的只是旅游而已。而现在,作为一间大集团的总裁,赵文凯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建立自己的传媒帝国。

赵文凯在曼哈顿商业区南的美洲总部只有单独的一层写字间。由于目前没有下属的电视台和传媒工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为亚洲地区联系广告业务。

好在现在很多美国大公司都想要进入亚洲市场,广告业务也接连不断。因此当赵文凯到达总部的时候,见到的不是冷冷清清,而是有条不紊的工作现场。

分公司总部的负责人叫乔治,乔治是美国人,曾经在美国的其他大电台担任过总经理的职位。以作风大胆,思维跳跃,有超前意识在业内闻名。现在之所以来这里工作,则是因为公司为他开出的条件很丰厚。再者其自身也很看好华夏在未来的时期在北美会有大动作,才会答应任职的。

乔治和其他美国人一样,最起码在赵文凯眼中是分别不出来有多大区别。这就跟美国人看亚洲人一样,分不清楚谁是谁。大家审美眼光因地域而异,倒是说不得什么。

“公司现在的计划是收购几家小型的电视台,然后进行重组和整合,接下来是成立北美的公司。不过目前在美国能符合我们条件的小型电视台已经不多了。很多电台都处于倒闭和被大公司收购的命运。就算是降低标准,很多的电台本身就存在问题,即使收购了价值也不大。但是我所担心的是,依照美国宪法规定,有关开展与电视台的相关业务的公司,其持牌人的身份必须要是美国身份。”乔治一边说着自己心中的计划,然后一边打量眼前这位年轻的老板。对他来讲,赵文凯的外表竟然如此年轻,简直就是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不是美国人不会询问相互之间的年龄。恐怕乔治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对于自己的老板是中国人这个事实,乔治没有任何的特殊想法,唯一担心的就是听说亚洲人都十分崇敬祖先,对于放弃国籍这样的事情,恐怕很难得到老板的接受。最起码乔治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当初赵文凯的老对手默多克也遇到过此类的问题,可是默多克很果断,国籍变不变在他眼中没有差别。因为他的眼中没有国家,只有这个世界。

而赵文凯同样的也对“国籍”的不是太执着。台湾是接受双重国籍的,而赵文凯也不认为,多一个国籍会影响到自己什么。默多克可以,自己同样可以。而且自己比默多克多一个优势就是他可以不放弃“台湾国籍”。

既然赵文凯对申请美国的绿卡情绪上不抵触,乔治也慢慢与这位“准同胞”老板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