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这一次青年党,为了这次竞选可谓是花费了不少心血。有着赵文凯的金钱开路,一切都变得简单许多。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赵邵糠还是没有多大的把握能一举成功。

唯一的希望就是采用“母鸡带小鸡”的策略,尽可能的多拿几席省市政府议员的位置。

只要能成为台湾“第三大政党”在议员席位上获胜,青年党的处女之战就算是胜利了。

赵邵糠本身对省长和市长的竞选并没有多大的期望,但是赵文凯的眼中,其中和赵邵糠一起竞选台北市市长的陈阿平却是一个自己十分不愿意见到的政客。

此人堪称继李旺祖之后,台湾领导人中,赵文凯最不齿的一位。虽然在今年,台北市市长只是陈政坛前进道路中的一个台阶。但是赵文凯依旧不想让这位的未来的“总统大人”走的顺畅舒服。

第154章 第一次会议

陈阿平,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南县官田乡,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韩国庆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俄罗斯经济学院经济学荣誉博士。曾经做过海商法事务所负责律师,台北市议会议员,民进党中执委,“立法委员”,“立法院程序委员会”召集委员,以及即将担任的台北市“市长”。

对于这个人,政治立场诡异多变,这也是政治人物的通性。不过叫赵文凯感兴趣的是,台湾不少人都喜欢称呼其为“平平”。表面看去,果然平平的不出奇,但是骨子里却是出奇的“不平”。用句俗语评论他,就是所谓的“蔫坏”。

1994年台湾省省长的选举,赵文凯根本就不屑一顾。原因无他。1994年所谓的台湾省省长一职公开竞选,虽然是第一次,但是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随之台湾政府把“省政府”慢慢淡化掉,在这次公开竞选之后,这个行政单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反倒是关于台北和高雄,这两个“直辖市”而言,两地的市长倒是满有吸引力的。

首先对于现在的执政党的大本营台北市,台北市市长一职一直都是有执政党人士担任,可是这一次赵邵糠以及众多执政党少壮派的骨干分子,重起炉灶另开张,建立青年党。如此一来就等于分化了执政党目前的竞选力量。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执政党这一内讧,就给了民党一个可乘之机。而且,赵文凯知道,因为赵邵糠的“大逆不道”叛党的行为,使得李旺祖大为不满,私下里已经定下了“弃黄保陈”的策略。至于这位当局最高领导人为何做出如此选择,赵文凯却是不想深究。也没有那个功夫和这些政客周旋。

既然当初选择私下里支持赵邵糠,利用新生力量制衡台湾政坛的发展。赵文凯就没有打算自己去做出头鸟,在外面抛头露面。

不过要是说起来台湾的政治选举,赵文凯就不得不想到台湾的娱乐产业。为何能联想到这里?

还不是台湾政治人物的做派问题,这些人做娱乐名人多过政治家。政治问题到了台湾,也慢慢变了味道,成了娱乐事件。总之,所谓的竞选就是一场政治作秀。其中过程的内幕如何,赵文凯就是想装作看不见,也不可能。

从八月份一开始。什么执政党内贿选,民党内政治内讧。总之是乱七八糟,闹的乌烟瘴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