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凯也是说到了美国在今年举办奥运会的事情才想起来的nba篮球,美国人喜欢篮球多过足球的事情,这个不用赵文凯提,恐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之所以会想起这个,还是因为赵文凯想到了今年公牛队72场连胜的事情。一想到这件事情,赵文凯就免不了心里有些痒痒。
光看比赛那多没有意思啊,要看就看自己花钱买的球队比赛。不过赵文凯也得提前问问价钱,看看人家卖不卖才是。
这件事情属于是赵文凯的私事,想起来也就罢了。但是集团工作会议上却是不好再提。再者关于“球”这个字眼,叶枫最近还有些敏感,因此赵文凯连忙抱歉,继续刚才的话题。
咦,刚才说道哪里了?赵文凯忽然想到。
其实在九六年一开始,私下里,叶枫曾经不止一次问赵文凯96年的欧洲各项赛事还参与不参与赌球了。前两年的地下赌球,可以说在赵文凯的“英明领导”下,让叶枫赚的数钱都数到手软的地步了。从这以后,“赌神”就成为了赵文凯另一个名字。
可是到了今年,关于这件事情,赵文凯一次又一次义正严词的声称,拒绝参与这样非法的活动了。这让叶枫感觉无比的郁闷。
说实话,其实是历史的变动轨迹与赵文凯记忆中的有了很大的出入了。现在谁知道下场比赛谁输谁赢?这一点就是赵文凯自己都没有信心。再者说,即便是让赵文凯猜中了,难不成这辈子就靠捞偏门赌球活着了?
注意力和精力毕竟有限,因此在历史发展出现了变化之后,赵文凯已经很少在具体工作方面“乱指挥”了。但是历史发展的惯性是人力所难以阻挡的,因此在战略上,赵文凯依旧是“高瞻远瞩”,超乎与常人。
“赌球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记住,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赵文凯是这样在私底下教育叶枫的,当然,叶枫对赵文凯装出的这幅道貌岸然的姿态嗤之以鼻。叶枫认为,赵文凯是赚钱赚够了。
第224章 文化产业
95、96年,香港台湾的所谓的“纯文学”十分兴盛,和赵文凯自诩为“写手”的老实人不同,这个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大多是为了“商业”而“创作”的“作家”,只不过后来这批作家不知道又涌向了哪里。
同样也是这个时期,各种名目多杂的文化传播公司大批的建立,并还产生了无数的优秀“文学作品”,把内地和港台的文化市场炒的异常火爆。
只不过这些人不是在做“文化产业”而是盲目的在“祸害”老祖宗给华夏子孙留下的这点宝贵的文学遗产。
好家伙,那文学让这些人给玩的,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用赵文凯的话来讲就是,别他妈的说什么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你们这是打算让诺贝尔从棺材里爬出来拿炸药把华夏文学的脊梁炸断!
就在大家都忙着振兴“民族文学”的时候,赵文凯则是在满世界的挖掘“文学创作人才!”换句话讲,就是帮助和培养一些还没有发迹的新人创作。
曾几何时,集团内外都知道,赵文凯对创作型人才格外的看重,特别是一些作家和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