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在这位老者面前,赵文凯还哪里有什么气势可言。所谓的“王霸之气”都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在人的精神层面上产生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可与首长相比,赵文凯充其量就是一个孙子辈的小屁孩。

就是换了当年有着“铁娘子”称号的英国女首相,在首长面前,还不是照样的来一个大马趴。这时,赵文凯不由得心中猜测,如果把台湾那个“总统”换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知道总统大人能不能坐的安稳。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自古以来我们华夏就不缺少青年才俊少年英雄,只不过建国这些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成就有你这么高的年轻人呢。”首长夸奖道。

赵文凯连忙说道:“不敢,小子也只不过是身边有众多朋友和亲人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太过抬爱小子,有了今天这样的小成绩,实在是不敢独贪众人之功。”

首长摇摇手臂,然后看着赵文凯,笑道:“小成绩?文凯还是太过谦虚了。少年人谦虚一些是好,但是过分的谦虚会使得自己失去了对成功的完整体悟。有时候,只要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可,其他的太过于做作了。不过今天我找你来,可不是想听你这个年轻人哄我这个老头子开心的。”

赵文凯闻言心中大为紧张,首长见此也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又道:“这些年来,内地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步伐迈的很大。普通百姓的视野眼界也随着国家的开放尺度,变得越来越不受国家控制,而对民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媒体传媒。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今时看来,说的就是你们做传媒媒体的。但是还有一句话说是,过犹不及,文凯认为如何?”

听到首长这样讲,赵文凯心中先是一动,旋即就平复了下来,仔细斟酌了下方才说道:“媒体传媒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毕竟也是影响有限,毕竟民众还是有着自己的判断力的。而且文凯以为,传媒的作用是让人们了解和认知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却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闻。以此来教化民众,增强国民素质。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做的就比我们华夏要好的多。”

说道这里,赵文凯特意在“华夏”两字上的发音上咬的很重,很明显,这个范围的涵盖面很大。

首长闻言微微一笑,抬了抬手:“继续说,我想听听你的真正想法。”

赵文凯见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目前内地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是世界上都少有的。当初首长也曾提及过,未来国家的发展要一手抓物质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但是以目前的状况看来,内地的物质发展速度明显要快过精神文明的建设速度。在这方面,内地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一直都止步不前,并且管制严格,很多情况下,都很难满足目前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这一点上,香港、台湾的传媒机构和文化产业,就足以对内地进行良性的传媒输出,而不是单方面的缺乏营养的引进。”

说着说着,赵文凯的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心中的话终于说出了口:“开放内地对港台地区的新闻管制尺度,鼓励两岸进行商业性质和全面的文化交流,只要有了内地的广阔市场,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华夏的传媒必将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话音一落,首长不觉莞尔道:“气魄不小哦。不过你有没有考虑到,以目前内地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个开放的尺度应该如何把关?这个尺度又该如何设定?”

赵文凯听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就是一愣。就听首长继续道:“开放可以,但是不是现在,也许是明年,也许是我百年之后。”说到这里,老人一声叹息道:“一个国家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国家国策的第一准则。以国家的角度而言,很多事情不是说改动就可以改动的。再者说,现在你们和内地联合兴办的【凤凰卫视】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吗?我们要开放传媒市场,但是要讲究方法,不能贪功冒进。毕竟我们现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任何闪失,都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承受的。”

赵文凯闻听此言,不由得点点头。老人笑容慈祥的对赵文凯轻声说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做大事者切忌贪功两字。循序渐进才是正途。”

看着赵文凯一副受教的模样,首长眼神中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温情出来,然后问道:“文凯,你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我很好奇,在台湾,对内地依旧保留着同源之情的多是些年长之人。可是按照你的年龄来讲,对内地,恐怕并不会有太多的情感在内。因此,我能知道,是什么让你多年以来一直乐于与内地交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