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安县到港通府路途不远,快马加鞭只需两、三个时辰,不过跟着商队速度要慢一些。
上午辰时末出发,中间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到了下午申时末,只走了大半的路途,商队趁着天色未暗找了个村子,在村外扎营休息一晚,梁康生和曲薏不讲究,直接在马车上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起来继续赶路,不到午时就到了港通府,到了府城不再需要马车,给足车夫返回的路费后,他们等着排队进城。
就像梁康生说的,府城和县城的区别并不大,就是更繁华、大气。
在到府城之前梁康生就已经同曲薏说过了府城的格局,所以曲薏进城后适应良好,很快就分清了方向,两人一起找了个地段还不错,周围安静的客栈住下,等着府试报名开始。
没两日,住客栈的人渐渐增多,进进出出看到的不少都是穿着长袍的读书人,有些人会聚在客栈的大堂讨论学问,激动了会面红耳赤地争论,梁康生全程没参与,他留在房里静心研读经典。
等到客栈几乎住满时,府衙终于放出消息,府试报名开始,要参加考试的学子可自行前往。
第32章 梁父的猜想
按照大渝朝廷的规定,所有参加科考的学子报名时需出示三样文书——亲供书、具结书和互结书。
所谓亲供书就是户籍,还需注明祖上三代,即祖父母、父母、自己三代人姓名,主要是学子本人的姓名、籍贯、年龄、体格、容貌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