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也不与他们绕圈子,直言相告,他道:“本藩拥唐,却不拥他朱聿锷,本藩意将永兴王过继给绍宗陛下为嗣,再领金厦军民拥永兴王监国,如此绍宗陛下后继有人,血嗣香火不断。”
“永兴王?这怎么行!”
刘国轩失声道,任他怎么猜测,都是没想到藩主会想着替隆武皇帝过继一个后人,还要拥这个过继者为监国!
“藩主,这永兴王来历不明,如何能继绍宗陛下?”黄廷的脑袋直摇,连说不可。
陈永华也道永兴王的真实身份难以考据,究竟是否唐端王后人都不可考,怎能将他过继隆武皇帝,金厦军民再奉他为主呢。
冯澄世见过那自称永兴王的朱琳玮,此人不过20岁,他说他是唐愍王朱聿鏼的第三个儿子。唐愍王是隆武帝的同父异母弟,当年隆武帝还是唐王时擅自带兵北上勤王,结果被大怒的崇祯帝下旨废为庶人关入凤阳监狱,唐王便由朱聿鏼承袭。唐愍王于崇祯十六年病死,几个月后清军南下,南阳失陷,几个王府官员便保着刚刚承袭永兴王的朱琳玮南下,后一直在江南各地躲藏。
隆武帝在福建登基称帝后,那几个王府官员便带着朱琳玮去投,岂料他们到福建的时候清军已经占领福京,隆武帝也在汀州殉国,几个王府官员实在是无路可走便一哄而散,只一个老吏带着八岁的朱琳玮到处流浪。过了两年,那老吏听说金厦仍有明军活动,便带着十岁的朱琳玮一路乞讨来到厦门,自报身份后被郑军收容。因隆武帝的原因,加上郑成功待明朝宗室一直很是宽容,所以对这个隆武帝的侄子很是看重,让他和自己儿子郑经一块读书,刻意培养。
金厦这里前来避难的明朝宗室不下百人,鲁王朱以海,淮王朱常清、宁靖王朱术桂等人也在,所以延平藩下众人从来没有想过这朱琳玮会被藩主意欲拥立,心中震惊可想而知。倒是刘国轩想到了藩主一直念念不忘为隆武帝续嗣,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永历弃国,若这朱琳玮真得过继给隆武帝,凭借隆武皇帝在士绅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和影响,倒也是个合适的监国人选。
“永兴王的身份没有疑点,本藩早就使人仔细查过,当年唐王府的官吏下人也找到不少,皆可做证永兴王为真。”郑成功知道部下们对他要拥永兴王的想法会质疑反对,但他却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此事,显是已经拿定主意,不容更改。
听藩主语气,陈永华知道难劝,便道:“若藩主执意要拥永兴王,属下等也无话可说。但此举势必会和太平军、忠贞营冲突,于抗清大局不利。”
郑成功微一沉吟,道:“我欲拥永兴王一事,暂不必告知广东。”
陈永华一脸为难道:“广东使者就在王府等着信,藩主若不答应拥唐,属下等如何回话?”
郑成功想也不想道:“便说本藩不日就要领军北上,待取南都之后再定此事。这事交给你去办。”
陈永华无奈只得应了。
刘永轩想了想却道:“打下南都,永兴王往孝陵祭拜,唐王那边就居下风了,到时恐怕太平军和忠贞营就得转而一起拥立永兴王了,说不得绍宗陛下不但后继有人,更可为光复先君。”
“本藩便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