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

“……”

周士相亲自写了这么几条宣传标语令军部下发江北军,由江北军组织宣传动员,告诉那些北地降兵们,只有好好的在太平军干,他们肯定能打回家乡去!

安排了江北军的事务后,周士相在北固山上也是一天也没闲着,铁毅、蒋和他们带着五千军士回了南京。之前,周士相曾派人通知郭之奇,希望郭之奇能够在南京组织一次盛大的欢迎太平军大捷归来的凯旋仪式,不想郭之奇却不同意这样做,认为这会劳师动众,浪费民脂民膏。且周士相本人未回,南京那边也不知道该如何筹备这凯旋仪式,如何定下相应章程。这其中牵涉最深的无疑是定武帝的存在,江北大捷,消灭清军数万,斩杀都统以上将校数十人,更阵斩鞑酋亲舅舅,这是何等的大捷。这等大捷,定武帝该如何封赏周士相,周士相已是齐王,定武帝要如何赏他?难道加九锡不成?

周士相在镇江养伤,某种程度上倒是化解了这个大问题,定武帝派大学士洪育鳌、司礼太监潘应龙来镇江探望慰问周士相。这是应有之礼,不想随洪、潘二人一起来的还有长公主朱淑仪。

世人皆知,长公主朱淑仪是绍武帝嫡女,隆武帝、定武帝的嫡侄女,也是唐藩唯一的血脉传人,其身份贵不可及,以至于当年永历帝朱由榔都要封她为大长公主。不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都知道长公主朱淑仪早由永历下旨赐嫁周士相,此事也得到了定武帝的首肯,故而长公主的到来让甘露寺一下热闹起来,所有人都想看周士相如何和这位谋过面的未婚妻见面。

瞎子李更是翘首以盼,天天蹲在甘露寺的大门外等未来主母,周士相听说后很是无奈的苦笑一声,他本心对这位见都没见过的长公主并无好感,也对这桩婚姻很反感,因为很明显,朱由榔也好,唐王也好,他们都是想通过下嫁公主联姻这种政治手段笼络周士相。在这桩婚姻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周士相,也不是那位长公主。

第911章 齐王妃

但再反感,周士相都必须正视自己那位未婚妻的存在。有关长公主的事,他从未刻意打听过,但也知这公主命很苦,当年李成栋部清军打入广州时,这位公主不过七岁,由乳娘带着从广州逃出,后一直流落民间,直至被回昆明述职的大学士郭之奇无意发现,这才有了永历朝的大长公主,今日定武朝的长公主。

李成栋攻破广州是伪顺治三年底(隆武二年),从时间上算,这位长公主今年应是二十岁,这年纪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是大姑娘了。不过真要按周士相的观念,这岁数倒也蛮好,真要让他聚个十六七岁的丫头做妻子,他倒是有些别扭。

悔婚是不可能的了,周士相可不想给定武帝这个难堪,并且自在扬州险些被炮击后,他对于将来倒真是有所担忧。迎娶朱明公主,生下一位有朱家血脉的儿子,或许在未来能够解决一个很棘手的麻烦。所以他再是不愿,也不得不乖乖接受这桩政治婚姻,至于那位长公主是长得貌如天仙,还是丑八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姓朱。

不知为何,在知道长公主要来后,周士相突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他不是新婚之人,他曾有过妻儿,现在广州也有两个女人,但对于这位朱明公主,他就是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弄得好像丑媳妇见公婆般。有时想得很开,对自己的心态感到好笑,有时却又无比纠结紧张。

一旦迎聚长公主,齐王府的女主人肯定是这位长公主,石元灵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成为正室,甚至侧室都不可能,按这个年头的说法,石元灵就是个侍妾,一个摆不上台面的寡妇。

周士相已经派人将耿精忠的骨灰送回广州了,他不知道石元灵知道儿子的死,会不会对他有怨言,亦或产生怀疑。毕竟,若说这个世上谁最想耿精忠死,恐怕排来排去都是他周士相。

耿继茂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病死的,这件事能瞒得了很多人,但绝瞒不过石元灵。身为妻子,石元灵不可能不了解自己丈夫的身体情况,耿继茂又正当年,突然发病,未过多久就死了,这件事,换谁都会有怀疑,便是耿仲德等一干靖南藩下降将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将这件事挑破而矣。但谁也不肯保证,耿精忠成人之后,未来不会有人将他父亲的死因对他透露几句。

霸占其母,毒杀其父,这等深仇大恨,成年之后的耿精仲如何看?他是愿意继续看着母亲被杀父仇人压在身下,忍辱偷生、认贼作父,换取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还是忍辱负重,在时机到来之时为父报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