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成打出了“复清”旗号,叶方蔼也以探花的身份公然自居大清苏州知府,父子俩纠合了六百多人造反。
叶家附近有个村子,村里的年轻人参加太平军的有十几家,也是这片区域对官府政策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村子。所以叶天成起事前就担心这个村子里的人会和叶家做对,给官府通风报讯,起事后,他亲自带人冲到了那个村子。可没想到那个村子在从军中退役下来的村长和治保队长的组织下,及时敲响了村口高处的铁钟。钟时惊动了村里人,在村长和治保队长的组织下,村里的治安小队竟然将叶家的队伍挡在了村外。
叶家组织的人手毕竟是乌合之众,没有一个有过军中经历,故而面对坚守相拒的那些村民,叶天成也好,叶方蔼也好,都是没了办法。最后,原先的管事,现在的千总宋三搬了个老办法,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叶天成听了宋三的话,将家中的老底子都搬了出来,利诱剌激被他们裹挟来的佃户往里冲。
叶家的人很多,足足是那个村子治安小队的几十倍。重赏之下,真有几个被钱财冲昏了头的家伙攻了进去,打开了一个缺口。叶天成随即让宋三带着大队人马杀了进去。叶家的人冲进村子后,村子里的人退到了村公所,继续顽强抵抗。叶家久攻不下,这时探花郎出了主意,找来辣椒面,架起火堆往公所里熏,结果公所里的人受不了冲出来,尽数被叶家的人杀害。
解决了这个被视为“眼中钉”的村子后,叶天成率领乱民向昆山县城杀去,途中又和陆家、王家、徐家等在清欠中被严重打击的士绅大户合兵,造反的队伍一下达到了万人以上。看到有这么多人参与造反,叶天成信心更足。
与此同时,昆山最大布庄“德记”和“贵记”的东主赵光亭也召集了几百人,他们杀猪为宴,酒足饭饱之后,向着昆山县城浩浩荡荡杀去。因为和昆山另一个大商人陈家有矛盾,赵光亭半路又改变主意带人去血洗陈家。不想陈家有备,于是双方在龙泉村一带相互仇杀,无辜百姓,牵连甚多。直到昆山暴乱被镇压后,赵光亭的队伍还呆在龙泉村,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先干掉老对头陈百万了。
昆山知县孟某对于境内士绅造反并未及时察觉,事发时他正在治下周市乡巡访,结果被王家队伍堵住杀害。孟知县一死,参与造反的士绅们都以为昆山县城无人主持,必然挡不住他们。谁料当他们兴高采烈的赶到昆山城下时,却发现城门四闭,城上早已布满岗哨兵丁。
造反士绅们一下傻眼了,他们手里可没有攻城的武器,昆山城再小,也是有城墙保护的,没有攻城器械,造反军人数再多,也只得“望城兴叹”。
叶天成和叶方蔼父子也奇了怪了,孟知县是上午被王家杀掉的,他们下午就赶到城下,按理城中这会应该惊慌失措,无人组织,怎么可能守备如此严密的。
就在父子二人和一众造反士绅困惑之时,就听城上传来中气十足的洪朗声:“尔等谋逆之人听着,我汪士荣在此,昆山便固若金汤。尔等若不想被族诛,速速放下兵器,自缚城下,否则,大兵一至,定叫尔等灰飞烟灭!”
第1089章 乱民,不足虑也!
汪士荣可不是吓唬外面的“造反军”,而是他确有这个能力。要是连一帮乌合之众也对付不了,他汪士荣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他能走到今天,靠的可不但但是有眼光,知道满清大势已去,明朝复兴有望,而是靠的自个本事。
和甘于做孔四贞门下走狗,指着四格格能够提携自己在大清光宗耀祖的拜把兄弟傅弘烈不同,汪士荣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为满州人效命。只是那时明朝只剩西南二省之地,颇是日薄西山,已是兴无可兴,救无可救。
汪士荣固然有抱负,可也现实,他不愿意为将亡的明朝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于是他到北京求傅弘烈帮忙,想搭上孔四贞的路子,在清廷混个一官半职。这样,虽然对不住祖宗,可怎么也能混口饭吃。汪士荣相信,凭自己的本事,只要有台阶,他肯定能鲤鱼跃龙门。不曾想,孔四贞却有眼无珠,竟然嫌他汪士荣着装邋遢,又说他有才无德,不愿向朝廷推荐。
这把汪士荣气得直跳脚,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在背地里狠狠骂孔四贞这个小婊子,叫鞑子皇帝天天骑,日日压的荡货。骂到深处,躺在床上,脑海中便将孔四贞的衣服扒了个精光,想着那三点之处,撸动自己的右手,半晌,终是出了一口恶气,舒坦无比。
混到连饭都吃不上的汪士荣在北京城举目四眺,这天下间哪里还能有他容身之处,哪里还有能让他一展抱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