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
“放!”
崇明岛东端,火枪旅的官兵在军官的号令下,进行着日常训练。装药、举铳、发射等基本动作官兵们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不少人甚至闭着眼睛都能完成这套动作。
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伴随着痛苦,大部分火枪旅士卒都吃过军官的鞭子,严重的还被用大棍打过屁股,但他们并无怨恨,因为他们清楚,军官们体罚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
相较疼痛,性命无疑更宝贵。
“平日不吃苦,战时就流血”是军官们平日说的最多的话,训练差了一个动作,战场上你或许就再也没有弥补过错的机会。
生与死只在一念间,更在一举一动间。
如果你做得不够好,失去的不仅仅是你的性命,更是你身边战友的性命。
军队无法保证每一个将士都能在战争中活下来,但能做到保证每一个将士接受最大程度的训练,并为他们的训练提供最好的保障,以此来增强他们在战场上生还的几率。
在接到参加北伐之役的调令后,火枪旅从上到下都召开了战前动员。除了慷慨激昂,好男儿沙场建功立业的豪迈外,士兵们听到最多的却是活下来。军官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够活着回来,战友也希望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能够活着回来。
两天前,开拨到崇明各岛的官兵们每人陆续收到一个信袋,信袋是供他们写信给自己亲人的。信件写好后,大军一旦北上,便由大都督府专人派送到将士们亲人手中,务必使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的亲人去了哪里。
信件等级是最高级别的军驿,按照太平军的军例规定,如果信使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将信送到,那么他们就将受到军法处置。
让北上将士给家里写信,是周士相特意要求的。在此之前,还无此先例。
为什么这么做,周士相给部下们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仅要让将士们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更要让他们的亲人也知道他们去干什么。
北伐满州,不是太平军的事,是整个大明朝所有人的事。前方是前线,是战场,后方同样也是前线,也是战场。拿刀的去拼命,不拿刀的同样也要出力。
北伐一起,人不分老弱,地不分南北,皆有报国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