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查老先生已经答应加入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这里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林宥伦收起玩笑的表情,神色肃整地说:“我知道基本法的制定,就是为了保证回归之后香港在大陆的体制下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但我希望查老先生在草拟基本法时,也要考虑回归后香港和内地的沟通融合问题,不要等十年二十年以后,香港人依旧觉得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一想到后世香港回归十余年,港人依旧对大陆有诸多排斥,林宥伦心中便觉有些悲哀。见金庸面露不解,他接着解释说:“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则没有错,但基本法应该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堵墙。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若能一直持续下去,至少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能够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而香港的地缘已经决定了,回归之后对大陆的依托性会越来越强,如果内心里就对这个国家缺乏归属感,回归后港人又将何以自处?”
第090章 【明报】副主编
林宥伦的一番话让金庸陷入了深思,这时沈宝新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两位大才子,看你们聊得那么开心,连我这个满身铜臭的商人也忍不住过来凑凑热闹,不会不欢迎吧?”
一般人提起【明报】只知道金庸,事实上在【明报】的草创阶段,除了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沈宝新的经营手段亦功不可没。只是沈宝新在【明报】占股不多,而无论在编辑委员会还是行政委员会,长期担任家长角色的金庸都是最高的决策者,所以知道沈宝新名字的人并不多。
经金庸介绍,林宥伦这才知道沈宝新的身份,说了声“久仰”,却猜不透沈宝新过来的意图。
沈宝新朝林宥伦举杯致意,“听说了林生不少的轶事,心中好奇难耐,特意过来见见你这位藏身录像厅写作的世外高人,还望林生不要见怪才好。”
“沈先生说笑了!”林宥伦举举酒杯,只当这是沈宝新见面暖场的玩笑话。
“可我最近又听说一件事,林生好像已经不在那家录像厅上班了,不知如今在何处高就?”沈宝新接着又问。
“闲在家,暂时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沈先生莫不是有什么好工作要向我推荐?”林宥伦从沈宝新的话里琢磨出了一些味道,但不是很确定。
“【明报】的副主编,林生可有兴趣?”这是金庸和沈宝新早就商量好的决定,沈宝新抢在金庸之前开口,便是想和林宥伦先套上交情,以后金庸如果真把【明报】转给林宥伦,有引荐这层关系在,沈宝新也不会太吃亏。
沈宝新态度转变之快,令金庸也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转念一下,便明白了沈宝新这是为将来留后路,人之常情,金庸也不好说什么,何况沈宝新邀请林宥伦加入【明报】,金庸本来也就是这个意思。
林宥伦确实很意外,无线、嘉禾拉拢他还说得过去,怎么【明报】也突然对他感兴趣了?
“既然答应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便不能再分心两用,不日我就会辞去【明报】社长的职务,但报社的事务总要交给一个放心的人去打理。”金庸看着林宥伦,他看中的人是谁已经不言自喻。
林宥伦摇摇头,“我这个人懒散得很,让我写东西还行,管理一家报社恐怕是力有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