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黄玉郞惊奇得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里,林宥伦心里不禁感慨,发张名片都能叫别人意外成这样,看来自己真成香江名人了。

林宥伦自己都还有些不太适应这种成名之后的身份,黄玉郞已经放下茶杯站了起来,两手紧握住林宥伦的手,激动地说:“竟然是林先生,失敬!失敬!您的小说我可是拜读了数遍,内容情节里涉及的一些东西,对我启发颇深,还想找机会当面向林先生讨教,没想到见到本人都还茫然不知。刚才在外面情绪有些激动,却让林先生见笑了。”

“黄先生靠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支生花妙笔,几经挫折,几经奋斗,正是我辈学习的榜样。”林宥伦朝黄玉郞拱供手,客气地说:“拙作承蒙黄先生看得起,却是我的荣幸!”

“林先生太谦虚了,【铁血天骄】刊印300余万册,出版界除了金、古之外,还有谁能与你比肩?林先生这么年轻,假以时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黄玉郞这话却不全是客套,看好林宥伦潜力的不止他一个人,要不是被【明报】抢得先机,全权负责林宥伦作品的出版事宜,香港其他的出版商估计早抢得头破血流了。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里却在猜黄玉郞来找金庸的目的。

自从玉郎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黄玉郞便开始四处招兵买马,欲垄断整个香港漫画市场。从【龙虎门】的故事脱离【公仔报】独立出版开始,黄玉郞就把漫画的阅读方向调整回“直向”,并固定以周刊形式,每期34页全彩色页的型式推出,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媒头都集中于【龙虎门】,黄玉郎所创作的其它作品都变得黯然失色,黄玉郞心知要统一香港漫画市场,光靠【龙虎门】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其他的作品来占领市场。

【龙虎门】能在70年代大受欢迎,完全是受当时李小龙掀起的功夫电影热潮的影响。李小龙英年早逝,功夫电影热潮退去,【龙虎门】也不再复往日的风光。黄玉郞左思右想,却从当前的武侠电视剧热潮中得到了启发。无线可以凭武侠电视剧笑傲电视荧幕,玉郎国际也可以乘着这股武侠电视剧的热潮,推出武侠小说的改编漫画。

武侠小说改编成漫画,首选自然是金庸的作品,黄玉郞三次登门拜访,诚意十足,可金庸却避而不见,这其中的缘由倒有些耐人寻味。

林宥伦猜不透金庸的想法,黄玉郞却大概清楚金庸的意思。

漫画行业在出版界地位一直很低,不少文人都觉得漫画为了迎合底层市民的低俗趣味,内容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暴力,实在难等大雅之堂,对于漫画作者也多有贬低轻视之意。

当年黄玉郞的【龙虎门】与香港另一位漫画作家上官小宝的【李小龙】打擂,两大画手越画越兴奋,渐渐尺度过了火,画到打得头迸额裂,鲜血四溅,引起社会人士注意。

香港政府随即颁布“不良刊物法例”,警方派员往书报摊取缔、抓人,大有将漫画赶尽杀绝的意思。黄玉郞在穷途末路的绝境下,只好邀请同行共商对策。除了发起自律运动,停止出版色情书,召开记者会向政府询问“不良刊物”尺度之外,还改头换面办了一本报纸形式的刊物,这才躲过了政府的追查。

金庸主持下的【明报】从一开始便态度鲜明的支持政府查处不良刊物,金庸甚至还亲自撰写过社评,痛斥行业中某些人无道德底线,败坏行业风气,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实际上说的就是黄玉郞。

此事之后,漫画行业有了极大的收敛,但金庸对黄玉郞的印象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观,黄玉郞想要改编他的武侠小说,金庸不好明着拒绝,只好避而不见,让黄玉郞自己知难而退。

黄玉郞也知道金庸对自己有看法,接二连三地登门拜访,便是想以诚意打动金庸,没想到金庸没见着,却误打误撞的遇到了林宥伦。

林宥伦总共才有【铁血天骄】和【昆仑】两部作品面世,数量虽比不上金庸,但作品的影响力却不输前辈,尤其是他作品里有很多诸如算术、商业等现代感很强的元素,更容易被年轻读者所接受,金庸无意与黄玉郞合作,林宥伦便是无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