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林宥伦放下茶杯,直接和陈柏森道明来意:“我对陈主编办的这本杂志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将它买下来。”

陈柏森闻言一愣,而后笑说:“林先生不要和我开玩笑了,区区一本影评杂志,怎么能入您的法眼?”

“陈主编难道不想把这本杂志做成香港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

“这和杂志社是不是林先生的有什么必然关系吗?”陈柏森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不相信林宥伦说的话。

“陈主编觉得,一本电影杂志想要取得读者的认可该怎么做?”林宥伦又将球踢了回来。

“坚持独立的影评精神,而不是成为电影公司的传声筒!”陈柏森说得很直接。

陈柏森觉得,林宥伦之所以对【电影双周刊】这么感兴趣,无非就是想要把这本杂志变成电影的宣传工具,这一点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我觉得一本杂志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在‘坚守’和‘变通’之间取得平衡,对于【电影双周刊】来说,独立影评是招牌风格不能丢,而想形成风格就一定要刻意,而刻意的动机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坚守’。而所谓‘变通’,就是要讲究技巧,说到底大家都不是不吃五谷杂粮的神仙,【电影双周刊】也得靠广告来维持运营,来找这本杂志打广告的只会是电影公司,人家出钱是希望能通过杂志来宣传自己的电影,收了钱不干事,长此以往谁还找会这本杂志打广告?我觉得一本杂志的态度,‘客观’比‘独立’更重要,所谓客观,就是要容纳不同的意见。你批评某部电影的不足,但也要告诉读者这部影片的可取之处,这便我认为的客观。”

林宥伦这番话说出来,陈柏森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有道理。

陈柏森便有些矛盾了,从心底里他是【电影双周刊】能够成为一份相对独立的杂志,可凡事都有利弊,杂志社给林宥伦买下,凭他在电影圈的影响力,以后杂志想要获得第一手的影视资讯或者是采访某某明星演员就不用再像现在这么费尽,而且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林宥伦知道陈柏森在担心什么,便将【明报】抬了出来,他表示不会以个人的名义收购【电影双周刊】,而是要将这本杂志并入【明报】的体系,而且合作也是开放式的,双方都可以持股。

“这事我还需要在考虑一段时间。”陈柏森心动是心动,但没有立刻答应。

“我听说今年的金像奖好像遇到了一点麻烦。”林宥伦端起杯子喝茶时,抬眼看了看陈柏森,心想着购买杂志社的事情你不着急,这件事你总该着急了吧?

陈柏森果然露出焦急的神色,他正为这事发愁,林宥伦却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

“【明报】愿意承办这届金像奖?”

陈柏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喜出望外,虽然他心里也怀疑,林宥伦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提起这事,这一切是不是早有预谋,但金像奖的事情已经把他弄得焦头烂额,哪怕这是个圈套,他也愿意往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