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林宥伦和托马斯的观点并无太多分歧,让他犹豫不定的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香港电影分级制度提前诞生。

任何一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某个契机的推动,在美国,是因为伊丽莎白·泰勒在影片【灵欲春宵】中大爆粗口引起社会不安,这才促动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诞生,想要在香港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同样需要一个契机。林岭冬的【龙虎风云】被“电检处”删减只是个例,显然还无法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尤其是各个电影公司相互之间是竞争关系,要从行业内部推动这件事,难度很大。

“我接触过的香港电影人,都没有意识到香港电检制度是不合法的,拿你们中国话说就是只隔了一层窗户纸,但却没有人想过要去捅破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托马斯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找一家有影响力的报纸将这件事捅出来。任何缺乏法律基础的制度必然会被社会、法律界人士猛烈抨击,只要形成一定的舆论气候,再提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便能获得社会和公众的支持。

林宥伦额头上显出深深的皱纹,在深思着该有谁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件事肯定不能由他第一个提出来,不然别人会怀疑他别有用心,他要开口,只能等到媒体舆论讨论得差不多了,然后站出来一锤定音。

托马斯扶了扶眼镜,微笑说:“我认识【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总编。”

林宥伦眼前一亮,让一家英文报纸首先向电影检查制度发难,这个主意真是妙极了!

……

邹文怀站在窗户边,默默地抬起目光,微微皱起眉心,凝视着西边天际的最后一抹夕晖。

何冠昌推门走了进来,邹文怀转过身,那深邃的目光,在何冠昌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后将手上的报纸递给何冠昌。一看这是份英文报纸,何冠昌心中疑惑更甚,望了邹文怀一眼,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答案。

“报纸是昨天就出版的,今天我才看到,上面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邹文怀说话的语气很轻松,何冠昌却从他眼中看出了一抹凝重,他摊开报纸,快速地看完邹文怀所说的那篇文章,然后惊讶地抬起头。

“这事是真的?”

“我找人问过,依照香港的法律,电影检查制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邹文怀点点头。

何冠昌睁大了眼睛,注视着手里那份报纸,自言自语地说:“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制度,居然是不合法的……”他呆站在那里,默默地嚅念着。

“这篇报道绝不会是偶然出现,肯定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件事。”邹文怀看到这篇报道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他相信自己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