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会那么快吧?”麦加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但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拍电影,这事还没有来得及细想。
雷觉坤将手里的报纸丢给麦加,“你自己看吧!”
“港府向公众表示,新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目标除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人,避免让他们接触一些可能对他们有不良影响的电影,也让成年人有机会观看更多描写成人世界现实一面的电影……专责小组将由九名委员组成,为了使新条例更符合社会尺度,草案还将征询由250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法定顾问小组的意见,其成员包括普通市民、电影专业人士、法律工作者……”
看完这则新闻,麦加才意识到这件事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港府虽然没有明确说要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但新草案的目标明显说的就是电影分级制度。
麦加脑子里想了好一阵,这才放下报纸,看到雷觉坤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知道这次不是随便糊弄两句就能了事,摸了摸光头,说:“电影分级制度在欧美国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电影创作的尺度可以更大,坏处就是有些尺度过大的电影会被限制放映。”
“这么说电影拍出来反而会比以前赚钱少?”雷觉坤的理解很直接。
“这也不一定,比如说风月片,为了通过电检,大家都只是小心翼翼打打擦边球,不敢拍得太露骨,观众其实看得很不过瘾,但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后,拍摄尺度就可以放开,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场,而对一般的电影来说,会不会影响票房,关键还是看电影评级的标准,标准如果太严,肯定就会有影响,标准如果宽松一些,事实上分级之后对影片票房的影响不会很大。”麦加耐心地解释说。
“那怎么才能让评级尺度放宽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行业内部先商量出一个标准,交由港府审议。”麦加顿了顿,“照现在的情况看,电影分级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尽量争取主动。”
第183章 电影分级
在社会公议和媒体舆论的双重压力下,新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纳入电影分级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此事一直保持缄默的香港电影界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现在摆在所有香港电影人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实行电影分级制度,而是如何确立分级标准。
很多人都倾向和麦加同样的想法,行业内部制定出来的方案,总比外行人制定的方案要更切合香港电影的实际,本来这事应该由香港电影协会来做,他们的成员导演、编剧、演员到各种幕后人员,人脉遍布香港电影界的每一个角落,却唯独缺少了一类人:香港电影公司的老板。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不发话,下面人在怎么折腾也没用,而够资格将所有电影公司老板召集到一起讨论电影分级方案的,全香港就只有林宥伦。
作为嘉谊院线的实际掌控者,香港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都得给林宥伦面子,至于那几家和新宝院线走得近的电影公司,直接就可以被忽略了。
林宥伦也当仁不让,将全香港电影公司的老板都召集在一起开会,说是要大家一起讨论,可实际上会还没开,他手上已经拿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电影分级方案,而这份方案此时就在邵逸夫的手上。
林宥伦将香港电影分成了三级,i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ii级细分为了两档,iia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影片的有关宣传资料上要注明“不适合儿童观看”,iib级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未成年人须在监护人指导下观看;iii级对年满十八岁的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