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一直是无线收视长红的制胜法宝,林宥伦这个时候投资电视剧,自然会引起邵逸夫的警惕。
林宥伦摇摇头,“六叔可能是误会了,我只不过是想积累一些制作电视剧的经验,要说特别的想法倒是有,不过却不是针对无线。”
邵逸夫脸色不变,做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无线在香港已经做到了极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未来的无线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才能更进一步。”林宥伦喝了口茶,顿了顿才说:“拓展台湾市场可能是下一步的选择,但可以预见的是,无线即便获得进入台湾市场的资格,也不可能再像香港这样做到一家独大,台湾当局不会允许,台湾人也不会接受。”
邵逸夫点点头,林宥伦的看法和他基本一致,无线在大马、新加坡都有电视频道,但作为外来电视台,永远都不可能发展到最强最好。
“那林生你觉得无线下一步的发展重心该放在哪里?”
林宥伦微微一笑,“六叔这话可就问错了,应该是说,未来华语地区,那个市场的潜力最大。”
“林生是指大陆?”邵逸夫摇摇头,“我曾经就此事试探过那边的态度,对方也和我明说了,大陆政府不会允许传媒业向私人开放,连电视频道资格都拿不到,这个市场再大再有潜力,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是一块看得见却吃不着的蛋糕。”
“没有频道就不能进入了吗?”林宥伦放下茶杯,“我开拍手上这部电视剧,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想要尝试制播分离的模式,就像电影推行独立制片人制度一样。”
邵逸夫的眼皮微微一跳,独立制片人制度这个词落在他耳中,立刻引起了他的不悦。当年他与邹文怀的根本分歧就是在于是否要推行独立制片人制度,而嘉禾就是凭借这项制度,将邵氏从香港影坛的宝座上挤下,虽然已经转战荧幕,和嘉禾的交锋不再像以前那般激烈,但这件事却始终是邵逸夫心头难解的一个结。
“当然电影和电视又有所不同,香港电影进入其他地区,本质上并不存在进入障碍,市场足够大,所以独立制片制度才可以很好的发展起来。而电视则不同,直接进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以目前香港电视业的现状和市场大小,无线坚持制播一体的模式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林宥伦这么解释后,邵逸夫的脸色才稍稍变好了一些。
林宥伦接着又说:“但是在香港之外,我觉得无线应该转变自身的定位,努力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靠拢,而制播分离,正是对节目利益分配方式的一种探索。”
邵逸夫一开始对制播分离态度是抵制的,但听林宥伦这么一分析,态度才又发生了转变。
“林生可以具体地谈一谈你的想法吗?”
“制播分离可以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电视台全额出资,然后委托独立制作方来制作节目;第二种是制作方全额出资,电视台只做播出平台;第三种是合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说,制作方能够直接参与电视台的广告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