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一群成长于复杂环境的年轻人,为了出人头地而加入黑帮,而后为帮派多次拼杀,最终成长为某一地区话事人,这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是黑帮电影,要是抛开故事里那些暴力打杀,完全就是一个激励人心的奋斗故事。

文携出身香港草根阶层,对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文化有独特的关注,所以林宥伦的故事很容易就引起了他的共鸣。

林宥伦和文携所讲的故事,其实就是晚几年由漫画改编成电影的【古惑仔】,这个系列电影的故事依旧是主流江湖故事的模式,但是多种元素的巧妙组合和后现代式拼接,使得影片呈现出个性化、时尚化的风格。影片最突出的特点把握住香港青春文化的特质,契合具有强烈反叛意识和个性思维的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来塑造人物,将豪气冲天、敢作敢当和重情重义的男性美德赋予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从而塑造出陈浩南、山鸡这些另类的黑帮英雄人物。

【古惑仔】在90年代港片走下坡路的时候上映,以高票房、新时尚的鲜明姿态形成了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古惑仔系列影片,给香港电影带来了极大的震荡。

在【古惑仔】系列电影的带动下,香港影坛涌现出一大批古惑仔、古惑女电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惑仔电影热,成为20世纪末香港电影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古惑仔】的热映,除了电影题材本色的新颖另类之外,更和那时候的香港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90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发展放缓,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草根阶层带来了生存的困难,再加上对香港回归后的境遇担忧,这些都积淀成了潜在于香港人内心深处的焦虑,而【古惑仔】实际上就是香港观众这种心态在银幕上的一次宣泄。

而现在香港的社会现状和十年后很类似,股灾重创经济,底层市民生活困难,再加上对回归的担忧,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焦虑的心态。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林宥伦才决定将【古惑仔】提前搬上银幕。

而且【古惑仔】系列电影非常符合林宥伦与永盛合作的需要,这个系列电影有多部续集,而且可以衍生出更多同类型电影,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永盛都不用再为找不到合适的电影题材而发愁了。

第378章 细细粒

文携听完林宥伦关于【古惑仔】的故事构想之后,马上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古惑仔】里的洪兴社,分明就是影射现实中的新义安,而洪兴的死对头东兴社,当然指的就是14k,文携担心电影这样拍会引起现实帮派势力的不满。

在八十年代以前,14k一直是香港人数最多的帮会,但自龙头大佬葛肇煌1953年病逝后,便一直四分五裂。八十年代后,江湖一哥位置被新义安取代。

新义安发展到现在,成员大概二十多万人,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5虎10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等。其内部组织严密,等级严格,只尊一个“龙头大哥”,成员只会效忠世族向氏,下分各区,各设一头目,其下分支设“坐馆”和“渣数”,一级管一级。

【古惑仔】中的洪兴社,基本上就是以新义安为原型来写,而娱乐圈一直是受黑帮侵扰的重灾区,特别是还存在有永盛这样一家有新义安背景的电影公司,一般人很少会触碰这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