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梁家辉仍保持着一项记录无人能破: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拍第一部电影就登顶。
不算被台湾封杀的那三年,梁家辉在影坛的发展一直很不出,按说这样的成绩应该算是不错了,但是当年捧他上位的李翰祥仍不满意,确切地说,他对梁家辉是恨铁不成刚:“我要捧你成为一个明星,你却跑去当演员,没出息!”
香港影坛少了一个有出息的明星梁家辉,却多了一个没出息的演员梁家辉,当然要是梁家辉没有主动放下身段来做一个演员,可能徐克这一次也不会考虑找他来主演【诛仙】。
在拍【十一罗汉】的时候,林宥伦和梁家辉就有过接触,印象不错,所以徐克一提出来,林宥伦基本上就已经同意了。
在敲定了由梁家辉做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后,林宥伦想了想又补充说:“影片中不是还有其他的男性角色吗?我可以给你2—3个名额,然后这些人可以找像张国荣、刘德华、梁朝伟这个级别的演员来出演,这样男女明星的阵容会平衡一些。”
徐克觉得现在的演员阵容已经很强大了,再请其他明星加盟,实际上对影片的票房并不会有太多的提高,反而增加了一部分不必要的成本。刚要开口,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林宥伦话里有话,改编剧本现在还没有写好,难道林宥伦是在暗示采用多主角的叙事模式?
林宥伦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最主要是担心【诛仙】在徐克手上会变成后世【蜀山传】那样的作品,那部电影完全由三维电脑特技制作,而徐克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特效理念已经从大胆创新变得有些极端和执迷。影片舍弃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一味追求特技的华丽,从而使得叙事过程模糊,影像画面华丽却空洞无物,缺少震撼观众的生命力。
林宥伦之前就暗示过徐克,可以对【诛仙】的具体进行更大胆甚至是颠覆性的改编,就是不想徐克一头扎进追求极致视效的怪圈,从而忽视了影片剧情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特效技术水平,要做出2001年【蜀山传】的效果并不难,但成本绝对会高得吓人。倒不是林宥伦拿不住钱来拍摄这样的电影,但是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实在是很难收回成本,根本原因还是仙侠题材的电影,只可能在华语文化圈里被接受,缺乏普世的价值观,欧美观众肯定看不懂也无法接受。
所以就目前而言,林宥伦更倾向于将【诛仙】拍成类似【风云之雄霸天下】风格的电影,在亚洲市场上能够有所斩获,为本土技术电影做一些技术积累就足够了。
第391章 两手准备
在关于电影特效的问题上,徐克和林宥伦发生了一些分歧。
林宥伦希望将这部花在特效制作上的费用控制在6000万港币之内,而徐克则认为这部电影至少应该花1亿港币来制作特效,才能够达到他心目中理想效果。
徐克显然没有从5年前【新蜀山剑侠】的失败吸取到足够的教训,而这几年新武侠电影的成功又让他志得意满,所以便雄心勃勃,想要打造一部投资上亿的东方特效大片。
林宥伦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直接劝徐克放弃这个想法,以徐克的性格不一定能接受,弄不好还会起反作用。
“我认为这部电影成本一旦超过1亿,就很难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