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林先生,你这就是有些为难我了,你知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而且你让我拿着你开出来的条件去说服中央高层,总得有个合适的说法吧?”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教黄社长,你对海外捐款这种做法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黄立成很奇怪,国家遇到了困难,向国际社会寻求帮助,这在国际上是很普遍的做法,这种事情需要什么特别的认识?

林宥伦接着又问:“那国际社会捐钱出来是为了什么呢?”

黄立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救灾。”

“那万一这些钱没有被用到救灾上,黄社长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黄立成皱了皱眉,要是真发生了林宥伦所说的这种事情,而且又被海外媒体披露出来,中国在国际上就会出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

“这还只是来自海外的捐款,要是来自国内的捐款被挪用了,普通老百姓会怎么想?贵党一向强调人民是执政的基础,这种事情往小处说只是一桩丑闻,但往大处看,却会动摇人民对贵党执政的信任,而在我看来,大陆政府在目前的行政体系之下,是没有办法对救灾款项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管,或者是你们觉得,钱到了你们手上就是你们自己的钱,该怎么用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和捐款人无关了是吗?”

黄立成立刻就纠正说:“林先生这话严重了,中国政府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绝对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想法。”

第628章 智基金

“黄社长,我对大陆政府并没有任何的偏见,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实际上也是在为中央政府做考虑。香港再有几年就回归了,到时候香港人就是中国人,而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香港人肯定会对大陆现行的诸多体制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这种情绪可能需要数十年的融合才能够消除。中央政府大概也不会盲目自信到香港回归之后就万事大吉的地步吧?在我看来,香港回归之后才是真正问题的开始。”

林宥伦端起咖啡,继续说道:“在不同的两种政治体制下,双方信任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破坏比建设容易,随着大陆方面信息透明度的增加,一些不好的问题肯定会暴露出来,到时候香港人会怎么想?处理不好,两岸的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甚至会越来越大。”

黄立成没有说话,他知道林宥伦提起这些问题,肯定还有后话。

林宥伦喝了一口咖啡,急着说道:“多难而兴邦,一个国家在遭受巨大的灾难的时候,往往也是凝聚国民向心力的最好时机,这次在香港为华东水灾募集善款,在我看来就是一次促进港人对国家认同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社会各界都能慷慨捐款,这不就是血浓于水的最好佐证吗?”

黄立成边听边在点头,但还是搞不懂林宥伦的意图,他自己都说了这是一次凝聚国民向心力的好机会,然后又要成立一个基金会负责监管善款使用,这不明显是自己给自己添乱吗?

林宥伦看出了黄立成的疑惑,接着解释说:“但黄社长也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任何的好处都是伴随着风险而来的,这次固然是一次很好的拉拢港人的机会,但这件事要是做不好,以后就会留下巨大隐患,万一我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以后又被媒体爆出来,这对中央政府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