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页

但是在台海关系缓和下来以后,台湾当局有关于“台独”的意图就开始暴露出来,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苗头,但因为了包括大陆政府在内的多方关注和警惕。

未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究竟会走向何方,真的让人很难看透,而林宥伦这个时候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件事,其中必然有他深层次的考虑。

如果林宥伦是想通过《太平轮》在台海关系上做一些文章,那么他现在的所作所为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包括他废这么大工夫说服林清霞做影片的女主角,除了欣赏林清霞之外,更多是基于林清霞台湾人的身份以及她在港台地区的影响力。

吴宇森的猜测已经很接近事实真相,但并不完全。

“其实拍这部电影,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目的,只是想通过这部电影让台湾和大陆地区的人们知道,两地血脉、文化上的联系是不可能被切断的,然后更理性的来反思应该来如何相处。”

在林宥伦看来,太平轮的失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的,没有国民党败退在即的形势所迫,就不会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急着想要离开大陆,也就不会有太平轮不顾航行安全的超载,同时因为战争时期为了逃避宵禁没有开航行灯,这才会和另外一艘轮船发生碰撞。

太平轮的悲剧,其实就是国共内战的一个悲剧缩影!

林宥伦在考虑投资《太平轮》的时候,真的没有考虑太多票房上问题,说白了这部电影他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名,或者说是一种政治表态。

香港回归之后,台湾问题就将成为摆在大陆政府面前的最大的难题,而未来林宥伦想要进军大陆电影市场,必然会面临着一个表态的问题。

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借由电影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当然了,选择《太平轮》这部电影其实是很有讲究的,一方面这部电影确实强调了台湾与大陆之间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这些落在大陆政府眼中,这就是林宥伦支持两岸统一的证据表现,而这种灾难片的题材又不会过分触碰到台湾当局的敏感神经,甚至于在他们眼中,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反思,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表达台湾的一种支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尊重两岸人民对统一的不同诉求。

要达到这个目的,《太平轮》就必须是一部很有份量的电影,这也就是林宥伦不惜重金打造这部电影,并且邀请詹姆斯·卡梅隆负责特效制作的原因。

同时在剧情上,林宥伦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太平轮》的故事以三对恋人展开,六位男女主角,最后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

其中一对恋人在轮船落海之后失散,最后被不同的船只救起,两人都以为对方已经死了,所以最后一个去了台湾,一个人留在了大陆,直到四十多年后两地重新恢复往来,这才发现彼此错了整整四十多年,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变成了相见时无言以对的怅然。

另外一对恋人,男方为了将生的机会留给女方,自己慨然赴死,女方获救之后去了香港,整个故事就是以她的回忆为线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