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走!”敲锣老头打了一声锣,光膀子的大汉抬起关公,走向了正冲庙门的中心祠堂。

中心祠堂一派古典建筑,门窗廊檐严格接照古形,中间的大匾上写着“义薄云天”四个金色大字。

祠堂的八扇木雕门齐开,迎出来了两个穿着破烂的老头。这两个不是别人正是老孙头和杂货店老板。门外站着的也都是原来住在这里的小摊小贩。

祠堂后面挂着白幔、焚着香烛,香案后是一排黑漆点金牌位,都是老孙头那些死去的战友。他们的最后一战就在这里进行的,除了老孙头以外全军覆没,连尸体都没有收起来。因为丢失了证明材料,也无法考证他们烈士的身份,因此他们的英名都刻不进烈士灵园的墓碑。

老孙头为他们守灵几十年,终于找到机会建个像样的祠堂了。老孙头贡献出了自己的宅基地,可手头的钱还是不够支付建造费用。

这些钱对富豪或贪官来说,不过是一、两顿豪奢的酒宴费,可对老孙头这种人却可能是一辈子的花销。

于是,杂货店老板跟邻居们一合伙,大家决定把做买卖的积蓄拿出来一部分支援。这正是所谓的“仗义每多屠狗辈”。

至于这尊关公像则是一位隐世高人所赠,那人听说了老孙头建祠堂的事后,便别出心裁的请人塑了这么一尊关公。

按理说,在烈士祠堂里拜关公有点奇怪。但大家一想,关公那也是英烈,千古忠义无双,跟近代的战斗英雄们摆一起,正印证“华夏美德,千古流芳,一脉相承”这句话,于是便在今天大礼请关公。

另外,老孙头和杂货老板都认识那位高人,那人总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这送关公像想必还有别的原因。

请神的老头子又敲了一阵锣,高声颂道:

“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

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

忠心报国为梁栋,肝胆护兄铸铁肩。

一去麦城无复返,英魂庙里化青烟。”

一名大汉走到门前,喝了一口烈酒,对着香蜡猛的一喷,升起一股浓重的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