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页

谁愿意被人如此轻慢?

自古以来,文人之间的斗争,比战场上的厮杀还激烈。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清名,颜异等考举众早就私下里有过共识,下次考举,题目一定要请名师出题“不可再让世人轻慢考举”。

刘彻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情况,他闻言,皱了皱眉头,挥挥手道:“又不是选三公九卿,选的俱是具体办事的佐吏,因此,实干为先,诸卿还是好好想想,怎么样为国家选好人才!”

这次考举,刘彻目测,大概可能有上万人来到长安参考。

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这一次将齐聚长安。

因为不同后世的科举。

科举要经过乡试、院试,从秀才、举人什么一路打怪升级,最终取进士,成就官位。

而考举,则没有筛选的程序,只要是个读书人,家里有钱,出得起盘缠的,都可以来长安参考。

这其中利弊,刘彻也权衡过。

最终,刘彻认为现在的模式,利大于弊。

最起码,考举选出来的人,更有可塑性和发展前途,比起科举选出一帮子原教旨主义,读书读傻了的清流强太多了。

刘彻一直认为,同样一个人,读二十年书,然后取中进士,与读十年书,然后做十年佐吏,最后同样主政一方,最终两者的成就可能天差地别!

就连贪污,后者都比前者更有技术含量!

而且,天下英才豪杰汇聚长安,由此还能带动长安的经济发展。

与之相比,付出的安保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