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颜异自问,若当今天子真的要尽罢儒生。
那么,不出二十年,儒家就要跟杨朱学派一样消亡了。
“陛下!”颜异立刻叩首拜道:“臣愚以为陛下所言,或有些以偏概全……”
“臣与臣之所奉之儒家之学,盖自仲尼以降,孜孜不倦,所求者,上佐君父,下安黎庶,致道三代也!儒,柔也,以柔济刚,而刚柔并济,是故法先王,隆礼仪,谨乎臣子而贵之于上,人主用之,则宣明大义,理顺阴阳!故仲尼曰: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今陛下以一狄山而不用儒家,岂非楚人买其珠于郑?”
刘彻听了,呵呵一笑。
所谓楚人买其珠于郑,这是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
也是后世成语买椟还珠的来源。
只是,你一个儒生,拿着法家的寓意来说事,也是绝了。
不过,考虑到,现在诸子百家的交融之势,刘彻也就不在意。
现在的儒生,不仅仅会应用法家的理论和学说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连黄老派和墨家的东西,也可以拿来用。
而且,这个趋势,是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其实,现在的诸子百家的巨头们,谁要没在本业之余,兼修几门诸子之学,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譬如胡毋生,他除了《春秋》外,还兼修了《商君书》《韩非子》。
董仲舒则还是大名鼎鼎的《道德经》《管子》等典籍方面的专家。
至于胡毋生的弟子公孙弘,若刘彻没记错,他在拜入胡毋生门下前,是吕不韦的推崇者,他自学过《吕氏春秋》。
基本上,曾经活跃于史书上的巨头们,人人都曾在本业外,兼修了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