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5页

但士大夫阶级的本身意志,却还是保守的很。

毕竟,对官僚来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一直就是真理。

翻开汉兴以来,历代文豪和名士对秦亡的教训的总结就知道了——大家都在埋怨秦始皇做的太多了,而秦二世居然不改邪归正,还想多做事情,活该它灭亡!

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真的深入思考,秦亡的根本原因。

哪怕是贾谊在这个事情上,也是浅尝辄止。

不是这些人看不到问题的存在,也不是他们不知道原因的所在。

而是因为……

将东西都讲出来了,以后还怎么当官?怎么做事情?

皇帝要是太精明了,我们怎么好搞小动作?挖墙脚?

没人希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出现一个太宗皇帝已经够恶心的,再来一打,肯定就要官不聊生,国将不国。

所以,还是忽悠吧!

但现在,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年轻的考举士子们,脑子更清楚,思维更活跃,做事更大胆,还更科学。

于是,升官如尿崩。

第一批考举士子的前十之中,混的最差的郑当时,都做上了关中某县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