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势力大兴,各地的工商业越发兴盛,由此带动了天下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
特别是安东的屯垦移民以及淘金潮的到来,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各个学派,于是不再局限于某地。
而是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天下延伸。
这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这迫使诸子百家中的聪明人和有远见者,不得不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鲁儒就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在近几年,不断衰落,如今甚至连老巢都要公羊派和谷梁派给端了的悲剧。
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其他人看到鲁儒的惨状,但凡有些危机感的,都不得不加快强大自身的进程。
于是,包括儒家在内的所有学派巨头,都不得不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蹲下身子,仔细审查民间民情和天下变化。
而不能再跟过去一般,高高在上的谈着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不顾实际和现实,非要谈论遥不可及的三代之治。
这样做的家伙,肯定会被时代淘汰!
而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肯定会出现不同想法和不同思考方向的人。
而这些人提出来的思想理论和应变之道,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渐渐形成一个个看上去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南辕北辙的派系。
譬如,思孟学派和重民派,都在高举孟子的旗号,主张仁以爱人,义之所在万死不辞。
但实际上呢?
思孟学派,宣扬的是“仁义礼智善”,讲究的是诚心诚意的对待学问,有些类似苦行僧一样,认为只要心诚,自然学问做得好,学问做得好,自然是君子,君子自可治世。